医学 >>> 药学 >>> 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药物学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2.26 秒)
2024年4月9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胡文君副教授和刘钢教授团队在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发表了题目为“Nanoplasmonic Affinity Analysis System for Molecular Screening Based on Bright-Field Imag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出了基于普通 LED 白光照明的明场反射成...
报告题目:基于活体微生物的免疫细胞肿瘤治疗。报告人:华子春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3月30日14:30-16:00。报告地点: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二楼大会议室。邀请人:杨祥良教授。
报告题目:我国高端制剂从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发展的战略思考。报告人:陆伟跃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3月30日16:00-17:30。报告地点: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二楼大会议室。邀请人:杨祥良教授。
为深化“科创中国”建设,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效能,2023年12月20-22日,中国微生物学会“科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团赴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及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和交流探讨。
了解纳米药物的细胞内行为和受纳米材料-生物相互作用影响的亚细胞结构的形态变化,是研究纳米药物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解析纳米药物-细胞互作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对于准确把握纳米药物的生物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效低毒纳米药物的精确设计和临床转化提供指导和支持。生物微环境和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及胞内纳米药物化学形态的动态变化等为纳米尺度下单细胞的原位无标记分析带来了挑战。
(1)围绕花菁类分子骨架,通过分子结构的调试,以达到预期光敏特性和生物学效应目标的相关工作;拟通过进一步开展药效学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发展具有开发前景的临床前候选成像、光疗分子或递送体系。(2)基于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预测与测定分子量、解离常数、亲水亲油性、溶解度等理化性质,了解跨过吸收屏障的能力(如胃肠道上皮细胞屏障、血脑屏障、皮肤角质屏障、眼角膜屏障等),总结BCS分类经验,认识分子的体内转...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细胞表面受体家族中最大的一类,调控着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且与疾病密切相关,有超过30%的药物作用于GPCR。而B类GPCRs是一类重要的多肽激素受体,包括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多肽受体(GIPR)和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PTH1R)等在内的共15个激素受...
目前,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手段仍十分有限。同时,脊髓损伤会引起多种病理事件,如何同时针对不同机制的脊髓损伤进行微创治疗仍然充满挑战。浙江大学研究团队于近日开发了一种智能纳米药物,能够高效且特异性靶向特定神经元,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题为:Controlled delivery of a neurotransmit...
2023年5月18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理学部副部长、生物技术学科负责人Avril Robertson教授一行4人访问我院。“中澳2+2”项目生物技术专业全体在校学生及学院部分教师陪同参访,活动由副院长刘江主持。Robertson教授一行参观了学院公共实验中心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实验室与师生进行了沟通交流。实验中心主任黄安琪博士向Robertson教授介绍了实验室建设情况,吴花拉博士介...
2023年5月9日上午,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董飚研究员受邀为生科院本科生做了题为“rAAV基因治疗”的报告,介绍了rAAV载体表达人凝血因子IX基因治疗技术在血友病B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2020级生物科学专业70余人参加了报告,报告会由蔡易教授主持。
2023年4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起组建的昆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召开成立大会。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叶明,盘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殿春、副区长钟家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普诺·白玛丹增等出席成立大会。
释放到环境中的药品往往仍然具有药物活性且长期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风险,已纳入公认的新污染物范畴。二甲双胍作为全球使用量最多的处方类药物之一,已成为环境中检出浓度和频率最高的新污染物之一。
基于小分子荧光染料的荧光定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发现、细胞分析、体外诊断、环境检测和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相对于可见光染料,近红外染料由于更低的荧光背景,应用更为广泛。但目前常见的商业近红外染料具有结构复杂、分子量大、斯托克位移小等缺点。大斯托克斯位移染料由于吸收与发射曲线交叉较少,荧光成像性噪比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结构简单、分子量小、斯托克斯位移大的近红外染料报道较少。
2022年8月5-6日,中国微生物学会“科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团按照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建设部署,为深入实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服务团精准对接地方产业技术需求,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山东济南召开了启动会,并前往济南国际医学中心、齐鲁制药、华熙生物和齐发药业进行了考察调研。来自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代表等40余人参会交流。
为进一步践行国家《“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与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生物医药发展规划》,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蒋海明教授与其课题组成员徐永斌、冷小云等参加了由中国化工学会医药化工专委会在杭州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医药化工大会,进一步加强了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与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我院医药前沿科学与技术应用研究,并助力内蒙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