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药物化学相关记录212条 . 查询时间(1.326 秒)
胡利军,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活性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研究(2) 活性天然产物的成药性修饰研究。
谭毅,化学生物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小分子共价抑制剂的开发与研究;[2] 活性小分子靶标发现与确证。
许芳,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基于治疗疾病的活性小分子设计合成及潜在靶标发现。
兰新苗副教授,研究方向名称:纳米药物,微针。
李丹副教授,研究方向名称:不对称合成与手性药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冯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功能导向的天然产物合成”,即以具有新颖结构和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合成为核心,以发展高效实用的合成方法学为手段,实现目标分子的快速、高效和多样性合成,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化学以及化学生物学研究。
张筱宜副教授,研究方向名称:基于新靶点的抗肿瘤小分子药物研究。
段薇副教授,1993年03月至200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讲师、副教授2005年0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副教授、高级实验师。
刘庆礼,男,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金春华,男,硕士,副研究员。《奥美拉唑及其胶囊剂的开发》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第一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学药研究与开发。
高峰副教授,研究领域和兴趣:荧光过渡金属配合物与DNA、RNA、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抗肿瘤、抗艾滋病毒活性及机理。基于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的化合物结构、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关系。
王晓婧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1、小分子和大分子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和功能研究;2、基于天然药物的创新药物研发。
卢诗超副研究员,研究方向1. 发展合成复杂活性天然产物的新策略和新模式,突破由复杂活性天然产物进行新药创制的关键瓶颈;2. 发展新型的合成方法学,解决复杂结构的高效构建、药物分子后期精准修饰等问题。
刘俊霞,女,1977年7月出生,农学博士,副教授。于2016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药用植物资源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于药用植物质量评价和天然药物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工作。现讲授《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专业英语》等课程。主持完成了吉林省科技厅课题2项;参加完成了吉林省科技厅“五味子栽培和加工转化关键技术研究”,并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参加省级科研课题“北五味子护肤...
崔辉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微生物来源的新药发现及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承担《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等课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