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相关记录396条 . 查询时间(4.898 秒)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用革命的暴力手段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并于3月28日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巴黎公社。
《马克思主义文摘》2020年第2期目录
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发生潜在影响的学术观点和阐释路数。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主要立论思路和做法,是放大和拔高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辩证法上的差异性,并将恩格斯解读为以自然辩证法为理论前提的直观唯物主义者或自然唯物主义者。但深入思索会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是建立在对恩格斯的深刻误解与严重“矮化”基础上的。实质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辩证法思...
作为马克思理论批判的对象,无论是传统哲学理论还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抑或历史编纂学等,无不预设了“旁观者”的视角,即假定理论家是一位处于世界之外的、从整体上掌握了全部真理的、高高在上的旁观者。这一视角不仅造就了传统理论在对待现实不幸时的冷漠无情,还把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排斥在理论考察之外。马克思的理论批判,不仅批判各种具体的理论观点,更是从根本上以参与者的实践视角替换旁观者的理论视角,使得普通个人的日常生...
承担全校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任务,以及本学科博士、硕士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教师11人,主任为时家贤,支部书记为高斯扬。
作为马克思的生态学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伯克特从资本积累的反生态性出发来研究马克思的环境危机思想,指出马克思考察了由资本主义产生的双重环境危机,即资本积累危机和人类社会发展危机。资本主义的环境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危机的表现,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了消解资本主义的环境危机,必须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的联合生产。伯克特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一个奇特现象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还在不断升温,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能指的正当性却日益受到质疑。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张一兵教授及其同仁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终结论。在张一兵教授看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发端于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终结于20世纪60年代末。原因在于,自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之后,“新左派”及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已经解体和分化,而全球化和后现代的到来又...
2011年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延续了2010年的态势,表现为整体推进,成果丰富,总体上有发展,有进步,同时也存在着阻碍前进的一些固有问题。2011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总体特点或亮点有三。
作为史学编年体体例,研究史是对历史过程中研究的研究。研究史的史学性质定位,决定了研究史学科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学术性和政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研究史对史学学科的对象定位,决定了研究史研究的史学方法;研究史对史学研究目的的定位,决定了研究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研究史对“史”本身的超越,决定了研究史研究的历史哲学层面的创新。将研究史这种史学编年体体例应用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揭示了其在...
国外民粹主义研究前沿     国外  民粹主义       2010/11/18
尽管列宁在1912年所写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把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称作民粹主义的纲领并把孙中山称作“中国的民粹主义者”,[1]尽管有学者断言毛泽东曾染上民粹主义色彩甚至认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民粹主义性质的政治运动,[2]但是,民粹主义无论作为概念术语、作为社会思潮、作为政治运动抑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最初并不起源于中国。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同时,也让中国...
在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过许多论点和命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所谓“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由科学到乌托邦”论。由于苏东剧变后,有一些原来信奉科学社会主义的人,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有所怀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上述论点产生某种共鸣,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弄清事实真相、明辨理论是非,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委托,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于2004年12月-2005年3月开展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分学科的学科调研。调研工作采用向全国各地的学会理事和理事单位发调查函和在北京召开专家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此次学科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本学科“十五”期间取得的重要成就、重要...
在现在日本的哲学、人文学科乃至所有社会科学领域,环境问题几乎是每个学者都给予或多或少关注的问题,可以说环境问题渗透到各学科研究中乃是世纪之交日本学术界的一大特色。或许正是由于环境问题的讨论如此普遍,因此在层出不穷的环境著作中,却没有关于日本当代环境理论现状的综合研究。目前为止关于日本当代环境思想的综述,仅有岩佐茂《日本环境思想研究的现状和动向》(岩佐茂•刘大椿主编《环境思想的研究》,中...
苏联解体使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以下简称“三国”)也受到很大冲击。但是,三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并没有销声匿迹,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通过各种斗争形式,为争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现代市民社会的历史与哲学进程,现代市民社会的基础——资本,现代市民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逻辑地推理出现代市民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