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人工智能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计算机科学技术 Linux相关记录160条 . 查询时间(0.018 秒)
该系统在已有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卷管理系统中嵌入远程复制和灾难恢复机制,从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容灾能力。LVR通过TCP/IP网络在远程维护应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一致性副本,一旦本地的数据中心遭到破坏,则某个远程数据中心的应用数据可立刻投入运行,并可在适当时机由远程数据中心实现本地数据中心的有效恢复。
该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嵌入式Linux追踪监控系统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模式识别技术、高分辨率图像处理技术和全景摄像技术等信息技术领域的尖端技术,实现监控系统自动识别目标,锁定目标,并进行高分辨率追踪拍摄的安全监控系统。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开发内容和技术应用:在传统监控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方法,实现智能监控;从中应用模糊控制、高分辨率图像处理等自主设计的新型算法;引入全景摄像技术,...
该平台涵盖1~12年级所有学科的众多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素材(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课件、试题、试卷、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内容。主要面向学校用户提供Linux环境下可用的优秀课程资源、学习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检索及交流共享服务,可使用平台中的教育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基于国产Linux系统的综合资源应用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针对政府综合资源信息服务领域,研究整合现有政府信息资源以及政务业务的具体模式、安全策略、远程维护的关键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同时研究开发跨平台的信息整合与发布的综合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远程分布式环境下不同平台,不同数据类型和不同数据结构的信息资源的安全整合。在确保信息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建立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统一的综合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实...
针对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在实时性、可靠性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方案,介绍了在核心数据处理单元S3C2410上扩展CAN总线设备的硬件接口设计,详细讨论了嵌入式ARM Linux上驱动程序开发的一般方法,以及CAN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具体实现。经实验证明,此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和可靠性强。
研究了在Linux上建立Windows NT终端的方法。在Linux下建立Windows NT的终端涉及到以下技术:Windows NT中的终端服务;客户端的X Window环境;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使用到的协议——RDP协议;客户端应用的实现。结合以上技术,可以实现在Linux下建立Windows NT的终端。
分析两个Linux 后门工具的实现机制,指出它们的原理及其危害;针对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提出两种保护Linux内核的方法,即单模块内核方式和带安全检测的LKM方式。给出了基于LKM的Linux 安全检测器的实现方法,实验表明,该安全检测器能有效地记录LKM后门工具以及病毒对系统的攻击和非法访问,能够帮助系统管理员维护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最普遍和对系统具有致命威胁的一种攻击手段。为了防范这类攻击,提出利用页面不可执行的方法,重载页表项中User/Supervisor位的含义,用来表示可执行/不可执行状态,并在IA32处理器上,基于Linux内核实现了这种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
针对目前桌面Linux操作系统中USB存储设备管理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在内核中实现USB设备的自动安装机制,该方法将设备安装的手动操作转移到了内核中自动实现,避免了用户通过命令手动安装的操作,实现了Linux下USB设备的即插即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在PC/104单板机的嵌入式Linux平台上,利用Tcl/Tk与C构建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方法。其中涉及底层接口程序的构建,Tcl/Tk解释器的扩展以及界面设计与实现等内容。
Linux 2.6 内存管理研究*     Linux 2.6  内存管理       2008/3/3
Linux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Linux 2.6作为最新的内核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针对Linux内存管理系统,介绍了2.6版所采用的新技术,同时提出了改进的途径。
公共Linux内核档案馆     Linux  内核       2008/1/14
公共Linux内核档案馆是Linux系统内核程序的主要资源地,但这里的资源不仅仅包括内核程序,还包括更多的其他程序。 为了使每个人能够访问,世界范围内的许多网址提供了这个网址的镜像,它们能够比主档案馆能够促进利用。关于如何连接上分镜像网址,请访问http://www.kernel.org/mirrors. 为了...
以自行开发的PCI接口通信卡为例,简要介绍了PCI总线在光电测量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方法及虚拟文件层机制等相关概念。针对该通信设备,介绍其在Linux下采用核膜块编程方式,实现中断和DMA方式数据传送的方法。实验测得此传输方案的本地速率可达24.096Mb/s,传输和响应速度较传统读写方式有了显著提高,数据可稳定传输在460kb/s,满足系统传输需求。
目前Internet上的拥塞控制采用以TCP为核心的基于窗口技术的端到端(end-to-end)控制方法,具有丢包、响应速度慢等缺陷,造成网络资源的极大浪费.文中提出的通用拥塞控制方法通过对拥塞的早期检测和在相邻节点间交换拥塞控制信息等方法,使网络能对拥塞做出快速响应,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端到端拥塞控制方法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通用拥塞控制的网络在吞吐量和抖动等性能上均优于端到端拥塞控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主机间的通信速率已提高到千兆数量级,同时多媒体应用还要求网络协议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因此对传统的TCP/IP协议栈进行研究,找出它们是否适于支持高速通信及提供QoS保障,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思路该文对Linux操作系统中的TCP/IP协议的IP层排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测点的对TCP/IP协议栈IP层排队进行检测的方法.经实验发现在100M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