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人工智能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计算机科学技术 H. 264相关记录134条 . 查询时间(0.02 秒)
针对H.264码率控制模型的“蛋鸡悖论”,提出一种用平均预测残差来表示当前宏块编码复杂度的算法。首先根 据各个宏块不同的编码复杂度进行准确的比特分配,然后根据改进的二次RD预测模型来计算宏块的量化参数,并进行 率失真优化,最后进行码率控制模型系数的更新。将算法在JM8.6平台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码率下,本文算法 的平均控制精度比JVTH017提高0165kb/s,平均PSNR比...
H.264/AVC标准采用可变块运动估计和率失真优化技术进行帧间模式选择,提高了编码效率,但极大地增加了计算复杂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帧间模式选择算法,它利用了SKIP模式在视频序列中的使用率信息和时空域相邻宏块与当前宏块编码模式之间的高度相关性。该算法缩小了模式选择的范围,并采用阈值来提高预测准确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图像质量和比特率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减少计算复杂度。 ...
基于块的数字视频编码一般包括运动估计、残差块变换和熵编码三个阶段。针对传统的视频加密方案——对第二阶段中的残差变换系数进行的加密,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 CAVLC熵编码的视频加密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流密码加密简单、运算快的优点,将加密过程置于视频编码的第三个阶段。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加密运算不改码流结构,加密后的视频仍具有可操作性,不影响压缩性能...
针对现有H.264码率控制在剧烈运动场景和场景切换时,目标比特数和量化参数计算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帧复杂度的改进策略,根据图像序列的运动性和帧间差异显著的特点,利用帧复杂度对目标比特进行重新分配,同时利用帧的复杂度检测场景切换来调整量化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目标比特数更接近实际编码的比特数,提高峰值信噪比,减少峰值信噪比的波动。
在H.264标准中,为提高图像质量和压缩效率,编码器支持7种块类型在多个参考帧中搜索最佳运动矢量。参考代码采用对参考帧逐一搜索的方式,极大地增加了计算复杂度。根据相邻帧间运动矢量的相关性和连续性,使用合成运动矢量来预测最佳的匹配位置。同时,结合分块模式的终止准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参考帧搜索。实验表明,较JVT参考模型该算法编码速度能提高6倍以上,同时保证了图像的高质量和低比特率。
为了在无线网络中支持H.264视频业务传输,提出了一种增强的前向纠错算法(EFEC),并对EFEC的性能进行了分析。EFEC通过接收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决定是否采用EFEC传输数据,且不会因为反馈信息的丢失而停止数据传输;同时EFEC根据网络误比特率调整附加数据信息的长度。详细的仿真实验表明,EFEC能自动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采取合适的编码强度与较小的冗余信息,显著地提高H.264视频业务的传输质量。
为了克服视频传输中因传输错误引起的视频质量下降,结合H.264的编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矢量自适应修复的时域差错掩盖算法。首先利用正确接收的宏块信息估计丢失块邻域内运动矢量的变化强度,据此自适应采用边界运动矢量差值最小法或多项式插值法恢复丢失块的运动矢量,然后根据恢复的运动矢量对丢失块进行补偿替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同传统的时域差错掩盖算法相比,在相同网络丢包的环境下PSNR值提高了0.2~2...
针对H.264在多块运动估计中全搜索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空间频率特性来预测运动估计的宏块划分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图像质量和码率的情况下显著地减少了运动估计计算复杂度的24%~53%。
提出一种新的空间自适应预测算法,将其与H.264运动估计中的非对称十字型多层次六边形格点(UMH)搜索算法相结合,预测当前块的运动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在峰值信噪比和码率几乎无变化的情况下,该算法相比UMH算法,运动估计时间平均减少了9%,运动搜索点数平均减少了13%,运动估计的复杂度显著降低,编码器的实时性得到增强。
为降低H.264编码器复杂度,提出一种新的快速帧间模式选择算法。结合skip模式的特性,对其进行优先判断,在此基础上缩小宏块级模式范围。根据亚宏块模式与量化参数的关系,缩小亚宏块级模式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图像质量和压缩效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减少31.9%~75.3%的编码时间。
嵌入式视频服务器具有成本低、性能高、运行稳定的优点,已成为视频监控行业的主流产品。以海思公司多媒体处理芯片Hi3510为核心,提出一种新的视频编码器实现方案,介绍该服务器的架构及其主要功能模块的硬件连接,讨论并解决时序匹配问题和信号完整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服务器的关键技术指标满足应用要求。
研究H.264/AVC帧内重复编解码的性能,通过论证和实验把导致重复编解码PSNR损失的因素归纳为4个方面:量化-变换误差,预测模式再选择误差,Clipping误差和环路滤波误差。为了提高H.264/AVC帧内重复编解码的性能,通过选择相同的预测模式且不使用环路滤波的方法进行重复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重复编解码的PSNR损失减少0.5 dB~1.4 dB。
为了减小H.264编码算法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快速的帧内模式选择算法。根据宏块内部相邻像素差的特点判定宏块预测类型,对基于边缘方向直方图的Pan算法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算法对选定了预测类型的宏块进行预测,选出最佳的预测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失真率和码率性能的前提下,编码时间平均减少了71.6%,大大提高了编码效率。
基于H.264/AVC的SP/SI帧能参照不同参考帧重构出相同图像帧的技术和多参考帧技术,提出一种实现H.264/AVC视频VCR操作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消除双向码流中的漂移问题。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在相同播放速率下,使用该方法可以降低约40%的网络带宽,峰值信噪比的提高超过1 dB。
H.264帧内编码通过空间预测减小变换编码输入值的大小,提高编码压缩性能。由于块编码总按照从左往右和从上往下的顺序,帧内预测可选的参考像素限制于块的左边和上边,因此预测结果不理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宏块内部灵活的子块编码顺序的Intra 4×4预测编码算法,自适应地选择最佳预测参考像素集,同时对空间预测模式进行了改进。通过有限的子块分组和子块顺序选择,可以实现宏块内部编码最优化。仿真试验表明,和H....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