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人工智能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计算机科学技术 H. 264相关记录134条 . 查询时间(0.123 秒)
H.264/AVC采用17种预测模式和率失真优化模型来进行帧内模式的选择,复杂度很高。目前的快速帧内模式选择算法能有效减少模式选择的复杂度,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快速帧内模式选择算法。该算法使用BP神经网络对大量视频序列预先训练的结果对宏块进行预判,得出当前宏块采用Intra16×16或Intra4×4模式,然后使用Pan Feng的方法判断具体选择何种模式。实验结果表明...
H.264/AVC是ITU-T和ISO/IEC联合制定的最新视频压缩标准。运动估计作为H.264算法中计算最复杂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算法的性能。为提高运动估计算法的搜索效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大幅提升编码速度,而PSNR仅略有下降,为工程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
码率控制是H.264/AVC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调节编码比特流的的码率变化从而在给定的信道带宽下获得持续较好的图像质量。在Nejat Kamaci提出的码率控制算法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宏块级码率控制,并针对传统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difference,MAD)线性预测模型计算量大且存在一定误差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MAD加权预测模型,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和预测误差。实验结果...
为降低H.264帧内预测模式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率失真优化(RDO)准则下的基于边缘特征的快速帧内模式选择算法。该算法根据主要边缘强度(KES)等边缘方向特征,选择出与该特征相对应的模式子集进行RDO计算,大幅度降低了帧内预测的模式选择数;同时将亮度宏块和色度宏块分别优化以降低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与原H.264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在比特率略有增加和信噪比基本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大约减少75%...
在基于PNX1500 DSP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实现了H.264视频编码器,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案:利用PNX1500的MBS硬件处理能力计算半像素插值;在算法级简化了运动估计,提前判断宏块的跳过模式;在代码级,利用定制运算及编译优化选项,进一步提高了编码速度。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编码器可以实现对CIF格式视频流的实时编码。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H.264的误码隐藏技术,能够在高误码环境下有效地实现误码掩盖,提高恢复视频质量。该方法利用H.264标准的新特性, 根据图像直方图信息计算图象的光滑特性和运动剧烈程度,对帧内和帧间图像的误码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于帧间编码帧,根据不同大小块编码类型和多参考帧的特性,能够更准确地估计出丢失的MV,从而进行时域掩盖。对于帧内编码帧,自适应选择空间插值方法,使恢复图像质量更好。实验表明,本...
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的快速自适应运动估计算法。利用视频序列的统计特性和SAD在空间上的相关性提前结束搜索;根据块的运动量来确定搜索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对称综合的菱形搜索模式,与快速全搜索算法相比较,该算法的峰值信噪比只下降了0.017 dB,码率只上升了0.45%,而搜索速度提高了15倍;与H.264参考程序中的运动估计算法相比,在图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搜索速度提高了35%。
首先介绍了H.264去块滤波的滤波强度计算原理,并基于滤波强度的计算量为去块滤波过程中最大的部分,提出了一种滤波强度提前预判的优化算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对解码图像质量没有任何影响的情况下较标准算法降低了75%左右的滤波运算时间,有效地缓解了H.264解码运算复杂度,提高整体解码时间,以有助于实时应用的实现。
多种预测模式的采用是H.264/AVC的特点,但带来了大量的计算。针对该问题,将全零块检测技术推广应用于H.264/AVC视频编码中对多种预测模式的快速选择,提出一种模式选择的快速算法。使用该算法,通过一些简单的比较等操作,就能跳过对某些预测模式的选择,减少了H.264/AVC视频编码器的运算复杂度。
基于H.264整数变换和量化的特点,在选择最佳预测编码模式的过程中,预先判决变换系数量化后可能全部为零的块,特别是假定图像块未发生位移,其帧差信号变换系数判决为零的块,则可省去位移估值、变换、量化等复杂过程.与不用预先判决零块算法相比,在恢复图像平均峰值信噪比下降不到0.1dB的情况下,使用预先判决快速算法,编码速度可以提高58.4%,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的要求.
在研究H.264帧内预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实用的自适应帧内预测快速算法.首先,利用前一帧和当前帧对应位置宏块的帧内预测模式进行预测,从而减少当前宏块的预测模式数量,降低编码复杂度;然后根据量化因子,自适应地插入使用各种帧内预测模式的修正帧,并改变候选预测块的数量来保证帧内预测快速算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码率增加小于3%,恢复图像平均峰值信噪比下降不到0.04dB的情况下,使用帧内预测...
为了改善视频在IP网络传输时分组丢失造成的质量下降,提出了一种计算复杂度低且简单易行的视频对象划分新方法,以宏块编码类型作为视频对象划分的依据,将图像划分为前景和背景两个视频对象.结合H.264新的抗误码技术——灵活的宏块次序,将前景和背景对象分别置于不同的Slice组中,使视频对象可独立解码并采用不同的抗分组丢失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视频对象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方法,加强对前景对象的强制In...
H.264/AVC采用RDO技术进行帧间模式选择,提高了编码效率,但增加了计算复杂度。该文提出了快速分类算法,利用相邻宏块率失真特征以及预测模式之间的时空相关性,缩小了模式选择的范围,降低了帧间预测的复杂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减少25%~46%的序列编码时间,保持了H.264/AVC的编码性能与视觉效果。
H.264使用率失真优化提高了编码的效率,但也增加了计算复杂度,不利于编码的实时实现。该文分析了H.264中计算复杂度较高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部分,提出一种快速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对方向性较强的几种模式进行SATD计算,分析其中较小的两个模式的相关性来选择新的模式添加到模式选择的计算范围中,从而减少了预测模式的数量。实验结果证明,在图像性能和码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总的编码时间下降了约25%,...
H.264是目前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同以往标准相比,一个明显的改进就是使用了多种宏块分块模式从而使运动估计更为精确。但是计算量非常惊人。虽然JVT采用了一个快速运动估计(FME)的提案能在码率和效果基本无变化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搜索速度,但计算量仍很大。该文提出了一个对基于分裂与合并的宏块模式快速选择算法,在8×8块搜索基础上先由运动向量剧烈程度决定合并或分裂,而对中间的运动向量推导出一个阈值来决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