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人工智能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计算机科学技术 H. 264相关记录134条 . 查询时间(0.271 秒)
To acquire the optimal coding mode of each macroblock, the H.264/AVC encoder exhaustively calculates the ratedistortion cost for all available modes and choosesthe minimum one as the best mode. Theref...
This paper proposed a linear rate-distortion (RD) cost model for skip mode in H.264. The proposed RD cost model is derived theoretically based on the quantization scheme of H.264, and the simulation r...
针对H.264/AVC 经典流控算法JVT-G012对运动剧烈图像流控效率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运动剧烈程度的流控算法。对运动剧烈的图像,在同一复杂度区域内,用前一帧实际编码码率与目标码率的差值调整当前帧目标码率,并且编码时利用最小率失真模式的原始帧和重建帧的SAD估计MAD值,根据二次模型估计量化参数优化拉格朗日参数。仿真试验证明与JVT-G012以及Jiang等对H.264AVC的改进的码...
针对静止自由立体图像数据量大的问题,摆脱了传统以JPEG标准进行静止图像压缩的思路,根据视点数不同,选择了相应的关键视点编码为I帧,其余的分别编码为P帧和B帧,充分利用了H.264的帧内、帧间预测等工具对其进行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264的压缩算法比基于MPEG-2、JPEG的压缩算法效率更高、图像自由立体效果更好。
传统的H.264/AVC帧间模式抉择采用的是所有模式全搜索的算法,计算量过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利用均匀区域、零运动矢量和小模式合并原理相结合的快速模式抉择算法,并用JM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PSNR降低很少(不超过0.03dB)、码率增加不大(小于4%)的情况下提高编码效率,平均编码时间减少了60%以上。
一种MPEG-2到H.264转换编码方案     MPEG-2  H.264  转换编码       2008/12/31
提出了MPEG-2到H.264的转换编码方案。该方案中,帧内预测使用了8×8块的DCT-HT的变换域转换,然后在HT域进行Intra模式判决得出最优模式,从而得到理想的帧内预测;帧间预测重用了MPEG-2码流中变字长解码得到的运动矢量MV,作为H.264的PMV,通过重新设定运动预测模式以及搜索范围,从而获得较好的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对基于边缘方向直方图的快速帧内预测Pan算法进行了改进,应用了帧内Intra_4×4和Intra_16×16块类型选择以及4×4亮度块模式选择提前中止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图像失真度和码率性能的前提下,单帧编码时间较Pan算法减少了29.093%,较大幅度地加快了帧内模式决策速度。
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采用了多参考帧运动估计来提高编码效率,增加的计算量与参考帧数目成正比。为避免搜索多余的参考帧,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参考帧确定算法来快速确定当前宏块所需的参考帧。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保持率失真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多参考帧预测的计算复杂度并节省了时间。
提出了一种无损视频压缩方案H.264-LS。该方案为适应无损压缩的需要,根据运动补偿后残差系数的特点,使用了一种二维近邻预测技术以取代H.264原有的变换。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整体表现要优于现有的一些无损视频压缩方案,特别是对于运动量大的视频序列优越性很突出。
为了解决H.264压缩视频版权保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低比特率视频水印算法。根据H.264中DCT系数分布特点,通过系数的符号编码,水印信息被嵌入到I帧DCT量化系数中。引入量化失真补偿的办法,降低了水印嵌入时引起的视频失真。水印检测时采用了符号相关检测思想,不需要原视频作参考,实现了盲检测功能。实验结果显示,新算法在保证较小视频失真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抵制H.264压缩攻击。
为了减少视频编码中帧内预测的数据量,进一步提高帧内预测的精确度,提出一种基于对称的帧内预测模式IPMBS以及在该模式下的帧内预测编码的模式选择算法。该模式利用自然图像的对称性和图像相邻块的数据相关性进行帧内块预测,其算法综合考虑了相邻块中的若干像素,利用H.264中帧内预测编码的RD优化原则来自适应选择预测模式,达到提高预测精度以及提高压缩率的目的。基于H.264参考模型JM10.1的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H.264/AVC码率控制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平均绝对变换量化误差(MATQD)的概念,以及基于MATQD的加权预测模型和新的二次R-D(Rate-Distortion)模型,然后给出完整的宏块级码率控制算法,其中,在预测宏块纹理码字分配时,提出了用MATQDratio计算宏块目标码字以及一个头码字的加权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JM8.5下的标准码率控制算法JVT-G012相比,本文提出...
分析了H.264/AVC编码后各帧质量波动大的原因,提出基于反馈原理的帧层码率控制算法——RCBF。该算法在保证缓冲区不上溢和下溢的前提下,按照帧复杂度来分配目标比特数,减少因为目标比特数与帧复杂度不一致引起的编码质量波动。同时根据反馈原理,参考前面帧的分配误差调整分配的目标比特数,使帧层码率控制更加准确。实验结果表明,RCBF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波动与JM10.2下的码率控制算法JVT-G...
多模式运动估计使H.264比其他视频编码算法具有更高的编码效率,但同时也使计算复杂度明显提升。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H.264的快速模式选择算法。此算法提前对块的细节程度和纹理方向进行分析,根据块细节程度缩小模式选择的范围,并根据块纹理方向对模式进行进一步筛选,从而大大提高了模式搜索速度,将性能损失控制在可以忽略的范围内。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描述了基于TMS320DM642 DSP平台的H.264高性能视频编码器的设计和实时实现。首先提出了H.264视频编码器硬件结构设计,包括DM642 的DSP芯片选择,继而描述了编码算法的移植,以及基于DM642结构和专用操作指令的算法优化,重点讨论了像素插值与运动估计的优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可以在DM642上实现实时的H.264编码器,并且保持了很高的压缩效率和图像质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