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民族医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中医学与中药学 医学相关记录3937条 . 查询时间(0.398 秒)
王彤,医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副主任。中华中医学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专业委会常务委员,中国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名医传承学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中医医疗信息互联网咨询分会专家顾问,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继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尉中民教授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英国曼彻斯特大...
李峰,男,44岁,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理事兼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全国委员。自工作来一直坚持科研、教学和临床一线,在教学方面:承担了本科生中医诊断学、中医辨证论治学和硕士研究生中医辨证学...
钟相根,男,1974年10月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金匮要略专业博士生导师。学习经历:1998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获学士学位(中医学),师承陈瑞春教授。2001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获硕士学位(伤寒论),师从李宇航教授。200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获博士学位(中医内科学),师从王永炎院士。2004年至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从事博士...
王新佩,男,1955年3月生,籍贯河北枣强,出生地河南新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主任,中医临床基础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教学与教学法”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北京中医学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1. 仲景学术思想与杂病辨证论治体系研究。 2. 经方的临床应用与文献研究。3. 中医临床基...
赵岩松,女,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从事中医临床基础专业温病学教学二十余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传染病分会常务委员,京津冀中西医结合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温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马来西亚国际医科大学中医课程教学监察员(examiner),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信息与大数据分会常务理事。孔光一...
肖相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优秀主讲教师;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位肾病学博士,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全国重点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 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跟随父亲肖立渭名老中医学医,84年考入湖北中医学院跟随李培生、梅国强教授攻读伤寒专业硕士研究生,87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跟随我国肾病学科创始人时振声教授攻读肾病学博士研究生。
陶晓华,男,1963年10月生,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1985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从事中医药文献研究和教学工作,1988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获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1996年至1998年在山西省五寨县卫生学校支教两年,讲授《中医学概论》、《中国医学史》、《中医诊断学》、《内经...
杨毅玲,女,1959年3月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应邀到香港浸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讲学和临床研究。一直从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是中医四诊客观化和辨证规范化,中医隐症与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为中医专业研究生的《中医辨证学》、《中医内科学》;九年制、八年制本科生的《中医诊断学》;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
徐雅,女,医学博士、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2007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学》等课程的讲授。授课对象涉及中医、中药、针推、护理等专业。荣获2013-2014年度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2017年被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兼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科研方向为心脑神志...
禄颖,女,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黄帝内经的教学及科研及临床工作。现为现为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宋乃光教授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学重点学科成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学优秀教学团队成员,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秘书长。任教以来,获全校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项,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12项,作为...
陈子杰,男,医学博士、副教授、主治医师,现为人文学院副院长,1996年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习,后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双庆教授学习经典,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内经》的教学及中医药临床、科研工作,现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高思华教授学术继承人、“国医大师王玉川教授传承工作室”骨干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学重点学科成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学优秀教学团队成员,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华...
赵歆,女,1976年11月生,医学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七年制(南开班),硕、博士阶段师从陈家旭教授。现从事中医诊断学学科建设、教学及科研工作。国家级重点学科、局级重点学科学科秘书。科研以中医病证规范化与客观化的研究、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主持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2项,作为课题骨干参加部局级以上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发表...
罗和古,男, 1965年7月生,博士、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系教师。主要从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是中医证候病理生理基础研究,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为中医专业七年制、五年制本科生的《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9篇,主编著作16部。学术论文曾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09年)”。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
宋月晗,女,1981年12月生,医学博士,副教授。博士就读期间,曾公派赴美国su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留学1年。承担了本科生 “中医诊断学”等课程,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成员,参加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工作。从事中医证候病理基础研究,曾主持课题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包括973计划、博士点基金及校级课题等4项,目前主持校级课题2项,发表期刊文章200余篇...
马捷,博士,副教授,中医诊断教研室副主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局级重点学科“航海中医药学”学科秘书、“任应秋名医工作室”成员、“李茂如学术研究团队”成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