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 文献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中国古典文献学相关记录549条 . 查询时间(2.399 秒)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于2007年正式启动,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国家主持开展的全国性古籍保护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有的经费支持力度难以解决我国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的经费问题,古籍书库标准化建设、古籍修复与科研、民族地区古籍保护、海外古籍调查与数字化回归、古籍的异地异质灾备和整理出版馆藏文献等项目都亟需推进。同时,新时代对古籍工作有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复合...
2022年9月27日下午,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新书发布会、大型文脉工程《齐鲁文库》启动仪式在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隆重举行。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按照西南大学党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方案,由图书馆党委策划、特藏部牵头的馆藏古籍文献保护利用成果展于2022年9月23日上午在中心图书馆负一楼阳光长廊正式开展。图书馆党委书记梁大明主持开幕式。
杨忠,1941年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从事古典文献与古典文学教学研究工作。自撰、主编或参与主持的专著20余种,发表论文有《苏轼全集版本源流考辨》、《王注苏诗考述》、《汤显祖心目中的情与理——汤氏以情抗理说辨证》、《汤显祖晚年思想及“二梦”创作刍议》、《论汤显祖的历史观及其史学成就》、《〈四六膏...
先秦诸子诞生的春秋晚期与战国时代,正处于社会由周制向秦制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政治是他们需要直面的重大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诸子著书立说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预设一个潜在的倾听对象——君王。既如此,那么思想主张呈现的样态便不可能是纯逻辑思辨的,因为这时的侯王正倾力于富国强兵,以图谋势力崛起,进而获取天下霸业,一般不会有那么大的耐心与兴趣去倾听对方的长篇大论与喋喋不休。故而,先秦诸子的文本多以故事、寓言、论...
徐俊,1961年生,江苏扬中人。现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出版协会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文学遗产》、《文史》等学术期刊编委。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历任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副主任(1991)、主任(1994)、副总编辑(2003)、总编辑(2010)、总经理(2012)、执行董事兼党委书记(2020),20...
2022年9月17日,由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马重奇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学术团队重大项目《明清以来中西闽方言文献发掘、集成与研究》(项目号:21VJXT003)开题论证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文科楼会议室召开。此次论证会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商务印书馆和福建师范大学的八位专家组成课题论...
2022年8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学术中国·2022”国际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学者围绕“大变局中的文明:中国与世界”这一主题,就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和时代时代价值,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进行了深入探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江林昌教授受邀参加会议,并...
注疏是对古代典籍注释及再注释而形成的文本,不仅反映注疏者对古籍文本的认知理解,也是后人理解、传承与传播思想与文化的重要基础。利用本体和纳米出版物等语义技术对注疏文本进行知识表示和语义化建模,可以揭示注疏文献中蕴含的知识间的语义关系,并实现注疏文献的语义化出版与再造。为验证注疏知识表示和语义化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本文设计了包含引用关系的阐释本体,并以部分注疏文本为语料,实现了以纳米出版物为独立...
日前,“妙手传天禄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在北京开展。“天禄琳琅”藏书是清代宫廷珍藏图籍的精华与瑰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宫廷善本特藏。2013年,国家图书馆启动“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修复项目,历时8年,精心修复了馆藏损毁严重的300余册“天禄琳琅”藏书。通过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图书修复组的馆员们讲述的修复故事,可以看到“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繁难过程、艰巨任务和巨...
夏夜银河畔,牛郎织女星!在“天上人间芸香七夕——扬州市图书馆第二届晒书节”期间,扬州市图书馆古籍部举办了三场“‘古籍里的七夕文化’市集”。本、市集提供构建古籍的原材料、制作工艺和内容,设计拓片、素笺、团扇、书签、线装书这五种雅致的印刷载体,通过运用拓印、钤印、雕版印刷、书写、线装古籍里的七夕印记,让市民参与热闹的市集这种庆祝方式,使“古籍里的七夕文化”走近每一个平常百姓,让市民度过一个具有浓郁的古...
2022年8月10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百川渊薮熔古铸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创意推广展”在天津国图·津湾文创空间开展。
2022年7月24日,“碧落银河——扬州市图书馆馆藏古人七夕诗词图片展”在扬州市图书馆一楼展厅开幕。
2022年7月5日至14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第十三期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昆明举办,甘肃省图书馆康丽萍、侯娟娟、柳晓苗三名修复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