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法学 >>> 理论法学 >>> 法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法理学 权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794 秒)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5届会议期间,“人权法律保障的中国经验”主题边会3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边会由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脱贫攻坚、荒漠化治理、反恐、残疾人体育权利等议题,交流探讨人权法律保障的中国经验。
近日,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俊响教授的学术文章《全球人权治理改革的中国方案》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在“学术评论”栏目转载。
起源于先秦的“权”字在17—18世纪之交和19世纪初同西文法学相关名词接触,形成含义对应和互译关系,是它走向近现代中文法学的主要标志。在19世纪中叶前,权力和权利的初始内容进入“权”字的指称范围,但它们从“权”字中诞出成为法学概念是1860年之后的事情,这得益于中日两国学者不约而同的努力。“权”在20—21世纪之交已成为可同时表述权力、权利、剩余权,以及它们体现的全部利益和相应财产内容的基础性法学...
孟庆涛(1979—),男,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人权法学、法理学硕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副院长,“人权法学”学科负责人、“人权法学教学团队”负责人,《中国人权评论》副主编、《社会中的法理》副主编,美国Rutgers大学古典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人权法学、法理学与古希腊法律研究。出版《革命·宪法·现代性》等专著2部,译著《古希腊的僭政...
近年来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著作成果一览表。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15·北京人权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和平与发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人权进步”,下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人权和反人权的博弈和教训”“维护人权和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卓越贡献”“和平权:人权的重要内涵”“二战胜利后发展权的实现与保障”4个分议题。届时,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人权高级官员、专家...
2014年10月19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障机制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国际创新基地2号楼5楼第五会议室召开。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卞建林教授及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及上海市高...
从我国物权的立法、司法、交易等实践情况来看,我国的物权法源是多元的。在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源中,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物权法等狭义法律是核心,它们的位阶平等,相互间存在替代、细化、补充等关系。狭义法律之外的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没有变通规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或经济特区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解释和细化了狭义法律,在不违背狭义法律目的的前提下,给物权内容提供了...
瑞士法在物权变动上区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后者主要是不动产登记申请和动产交付,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有因性原则,强调债权行为对物权行为效力的约束,这与德国法的无因性原则形成鲜明对比,并对不当得利、善意取得、登记审查等制度产生不同影响。有因性原则并不绝对,它因债权行为形式瑕疵的弥补、债权行为无效的主张属于滥用权利以及合同解除导致合同内容转换而缓和。
物权法自治性观念的变迁     物权法  债法  自治性  独立性       2016/11/16
物权法的自治性是德国民法体系的基础性观念。该内在观念渗透于外在体系以及一系列规则之中,例如物权法的独立、物权客体的有体物限定、物权法定原则、抽象所有权概念、物权行为和独立的物权保护请求权等。但物权法自治性的观念在实践中逐步被软化,而荷兰民法典和《欧洲民法典共同参考框架》的规则设计更是整体上放弃了该内在观念。这种观念变迁的社会动因是基本交易结构的形成和交易实质化之间的平衡,它要求物权法和债法之间存在...
人权法学应当重视多学科研究,体现实践性特点。人权法学关注的问题既体现为人权原理这种具有哲学意味的理论问题,更多的是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的与人的尊严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无论是价值问题还是事实问题,都有从不同学科共同着手的必要,也有对多学科研究成果统合的必要,人权法学就是统合多学科成果的产物,它的进步有赖于多学科综合知识的滋养。在人权的制度化时代,多学科的实践性研究应当成为一种自觉,从理念、制度和...
苏州大学法理学课件第十二章 人权与主权。
国家海洋主管机关以所有权人的代理人身份和海域使用权人之间订立的出让合同,无论是定性为行政合同还是民事合同,都要维持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对等与平衡。从解释论上讲,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上没有法国法上那一套行政合同的利益平衡机制,如将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解释为“行政合同”,合同相对人的利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应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解释为民事合同。
从法理上分析现代检察制度,首先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检察权的性质问题。检察权到底是一种行政权还是司法权?从检察制度产生时起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如果说检察权是司法权,为什么它具有行政权的层级结构,并表现为行政的运作方式?如果说它是一种行政权,为什么在制度和观念上会强调它的独立性,强调检察官的司法官性质?这的确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从中国的司法实践看,这一问题迄今还没有一个很...
一、两种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其区分意义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土地分散利用均是通过划拨方式进行的,为适应建立可流转的不动产或房地产市场,在深圳等地开始试行土地的有偿批租制度并最终确立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由于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只适用于新取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而对于旧体制下形成的划拨土地仍旧由原产权单位按照旧方式使用。由此便形成土地使用权安排的双轨制,即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划拨土地使用权。但是,《城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