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NH3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0.074 秒)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H3-SC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商用催化剂(V2O5-WO3/TiO2、V2O5-MoO3/TiO2)适用的温度窗口范围较窄(300-400 °C),具有一些生物毒性。而且近年来,一些行业的烟气脱硝要求温度范围在120-300 ℃,因此研究者致力于开发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宽活性窗口的脱硝催化剂。由于CeO2具有优异的储放氧能力而被广泛用于催化领域,但纯相CeO...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二次无机气溶胶(SIA)是其关键组分(PM2.5中占比经常高达50%以上),因此,研究NH3、NOx、SO2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协同控制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作用将有助于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近日,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钱逸泰院士团队徐立强教授课题组与江苏科技大学苏超教授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邵宗平教授针对二维纳米材料应用于电催化还原N2制NH3领域的重要新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综述,讨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并进行了展望,相关研究成果以“Emerging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nitrogen reduction”为题,...
以TiOSO4·2H2O和Ce(NO3)3·6H2O为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eO2含量的CeO2-T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NH3-SCR(NH3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活性、N2选择性和抗水抗硫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中CeO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物相结构、晶粒尺寸及脱硝性能均出现规律性变化,这种改变与样品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能的变化有关.当样品中Ce...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eO2-ZrO2-WO3(CZW)催化剂,考察了WO3含量对CZW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NH3和NO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O3以无定形的形式存在于催化剂中,添加WO3后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并且在CZW催化剂上出现了强吸附的NO物种,从而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另外,适量的W...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Fe/V比例的Fe-V/TiO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模拟柴油车尾气中催化还原NOx的催化性能,采用TG、XRD、H2-TPR、NH3-TPD和Raman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Fe引入后,能显著降低V2O5在高温下的挥发,减轻了钒系催化剂在移动源的生物毒性危害。其中,Fe/V比为1:1(Fe1-V1/TiO2)的催化剂形成了FeVO4活性中心,表现出最好的催...
通过将三聚氰胺(M)浸渍在活性炭(AC)上制备了渗氮活性炭(ACM),研究了浸渍时间、煅烧温度等因素对ACM含氮量以及低温NH3-SCR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浸渍后可以提高活性炭的低温脱硝活性,在80 ℃下ACM-5-900的NO转化率达到51.67%,而AC只有21.92%。采用BET、元素分析及XPS等分别对渗氮活性炭ACM的结构、表面含氮量以及含氮官能团分布进行分析,表明含氮官能...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以REY为载体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NH3-TPD、NO-TPD、H2-TPR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评价SO2存在条件下催化剂在NH3选择还原NO反应中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组分种类及负载量均影响催化剂性能,Cu(3)/REY催化剂在NH3选择还原NO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活性,在SO2存在条件下,254~390℃时NO的转化率大于95%。...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三种具有不同载体的锰基NH3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催化剂Mn/Ce-ZrO2、Mn/P25和Mn/Al2O3。研究了三种催化剂低温SCR脱硝活性及抗H2O、抗SO2性能,并采用XRD、NH3-TPD和H2-TPR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无H2O和SO2存在的情况下,三种催化剂的低温SCR催化活性均比较高。相对来说,Mn/Ce-ZrO2在低温段(...
用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的钾盐K(FOX-7)·H2O和硝酸铜在氨水体系中合成了Cu(NH3)2(FOX7)2并培养得到了单晶。该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68818(7)nm,b=0.73083(8)nm,c=1.31966(14)nm,β=95.986°,V=0.66009(12)nm,Dc=1.972g/cm,u=0.862mm,F(000)=199,Z=...
硅烯为卡宾的硅类似物, 在有机光和热化学中作为一类重要的反应活性中间体而引起了化学界的广泛兴趣. 杂环型硅烯是实验合成的稳定硅烯, 因其在有机硅化学的重要作用, 十几年来在实验和理论上均有研究报道. 本文基于单重态杂环型硅烯的特殊电子性质和丰富的化学反应性, 系统探讨了几种杂环型硅烯的插入反应.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五种氮杂环型不饱和硅...
用TPD-MS技术对ZrO2上PhOH和CO2或NH3双组分共吸附效应进行了研究.当有CO2或NH3预先吸附时,PhOH的吸附状态和脱附温度并不发生改变.PhOH一方面可以取代与表面酸-碱对中心有关的强吸附CO2或NH3物种而吸附,另一方面表面剩余的CO2或NH3吸附物种又能通过表面键诱导极化使一些“潜在的酸碱中心”得到活化,组成能够吸附PhOH的酸-碱对中心.后一种作用可导致PhOH吸附量增加一...
以MnO2为活性组分, Fe2O3为助剂, 制备了以TiO2及ZrO2-TiO2为载体的整体式催化剂. 考察了它们在不同温度焙烧后应用于富氧条件下,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的低温反应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用X射线衍射(XRD)实验、比表面积测定(BET)、储氧性能测定(OSC)及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以ZrO2-TiO2为载体的催...
NH_3和CO_2双组分并吸附TPD-MS和IR技术对ZrO_2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和碱中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表征. 先吸附NH_3(或CO_2)对在其后吸附的CO_2(或NH_3)不仅无阻碍,反而导致后吸附CO_2(或NH_3)在最高程脱峰温区(>510 K)的脱附量增加.这种双组分并吸附效应在IR谱图上表现为NH_3共吸附诱发生成了一种新的CO_2吸附态,即在碱中心上形成单齿碳酸根物种.同时CO_...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