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元素化学 配位化学 同位素化学 无机固体化学 无机合成化学 无机分离化学 物理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无机化学 农业相关记录75条 . 查询时间(1.034 秒)
2024年2月27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邓秀新院士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ion factor CrWRKY42 coregulates chlorophyll degradation and carotenoid biosynthesis in citru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转录因子CrWR...
由于长期淹水状态,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事实上稻田土壤产生的甲烷,大部分在排放到空气前被好氧甲烷氧化菌所氧化。而好氧甲烷氧化菌可以分为I型和II型两个类群,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态特性和代谢差异。其中甲烷被甲烷氧化菌氧化过程中,一部分碳被氧化成CO2排放到空气中,另一部分被转为微生物细胞物质并最终进入土壤成为SOC,然而,后者很少引起关注,两类甲烷氧化菌在稻田土壤甲烷碳转化的相对贡献及作用...
2023年4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通过生产性能、抗氧化、免疫、肠道消化酶活等指标,证实稀土壳聚糖胺螯合盐(RECC)改善蛋鸡生产性能的作用及其机理,为蛋鸡健康养殖提供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聚合物(Polymers)》上。
种子中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和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空间分布和化学形态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解析作物元素吸收、转运和储存的分子机制,需要识别元素积累或空间分布的极端种质。然而,当前仍缺少一种能够高通量快速筛选种子突变体库和自然变异群体的方法。
冯武,男,196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陇原C类人才。1984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教龄38年。讲授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等课程,教学工作量两万多学时。发表论文十六篇。参加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基础化学》《实验指导》《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四部,本人撰写39万字。 2007年获甘肃省农牧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荣获甘肃省第四届大学生化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获...
2022年11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采后加工课题组在植物多糖绿色高效制备与分离纯化、结构表征与体内外生物活性评价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蔬菜花卉多糖工业化提取及其在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四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8.025)...
2022年11月7日,加工所食品生物工程创新团队首次实现了以廉价甘油为碳源的大豆异黄酮-染料木苷的生物合成,研究成果以“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genistin from glycerol by constructing and optimizing Escherichia coli”为题在国际生物合成领域权威期刊Metabolic Engineering(IF=8.8...
2022年1月14日前,生物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科研团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来生物技术”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人工高效根际生物固氮技术及其田间示范应用”获批立项,直接经费291万元,执行期3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目前获得的第一个该指南项目。
枣(Ziziphus jujuba Mill.),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植物,是原产于中国的特色药食同源果品。因其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和深厚中国文化内涵的“中国红”,深受人们喜爱。枣果皮着色后细胞壁木质化,大量色素物质沉积且难以提取。枣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类黄酮类色素是枣皮色素的主要组分之一(文章前期已发表于Food Chemistry,农林科学一区TOP),而木质素与类黄酮类物质的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溯源信息的关注日益增长,牛骨作为一种附加值极高的副产物,历来存在溯源困难、管理混乱的现象。因此,鉴别牛骨产品的地理来源和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对来自中国8个省份(内蒙古、山东、甘肃、河南、陕西,西藏、四川、吉林)的2个品种(牦牛、黄牛)共143份牛骨进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ICP-MS)。由检测结果可知,在不同省份和品种的原料中,分别有...
2021年5月,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陈浩教授领衔的“先进材料与绿色催化”团队在氯酚污染物光催化脱氯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通过精准调控光催化过程中的活性氧物种的产生,揭示了五氯酚钠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脱氯和解毒机制,为环境中多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提供了参考。
用植物蛋白替代高能耗的动物蛋白近年来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由于传统的植物蛋白分离技术(湿法分离)会对环境、水资源、植物蛋白本身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发展环境友好型且保证蛋白品质的新型分离技术是该领域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于洋,女,1982年9月,中共党员,理学博士,副教授,质量工程高级工程师、碳核算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领域:配位化学与功能材料;荧光探针及离子识别;未知物剖析;消费品、食品、儿童玩具、学生用品及环境检测;国家风险监测及安全性评价。
沈阳农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3化学(理)大纲。
中国农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808综合化学考试大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