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元素化学 配位化学 同位素化学 无机固体化学 无机合成化学 无机分离化学 物理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无机化学 碳相关记录124条 . 查询时间(1.061 秒)
烯烃氢甲酰化是羰基化反应的一种,从烯烃和合成气(CO/H2)原子经济性100%的得到碳链增长的醛,可以进一步制备醇、胺、羧酸等一系列化学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通过氢甲酰化反应生成各种化学品的年产量已超过两千万吨,贵金属铑Rh是目前主流的氢甲酰化催化剂。丰产金属钴Co具有成本优势(Co价格仅为Rh的约万分之一),但由于其固有的低活性和低稳定性,用于氢甲酰化的Co基催化剂发展缓慢。
2024年4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热控功能材料研究团队在碳化钨纳米粉体的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解决了液相法制备粉体材料游离碳含量较高的问题,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 上。
星际介质(ISM)中元素的耗尽情况对于准确模拟分子云和恒星形成区等不同天体物理环境中的化学演化至关重要。目前的研究表明,随着云密度的增加,几乎所有元素都会发生耗尽。大部分被耗尽的元素可以在气相(分子形式)和尘埃壳层中找到。然而,致密云核中硫的耗尽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近乎99%的硫缺失仍未得到合理的解释。这被称为暗云或恒星形成区中硫耗尽或硫缺失问题。
酰基碳苷是一类重要的糖衍生物,因其异头羰基丰富的反应活性,以及部分含有此类骨架的天然产物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活性而备受化学家关注(图1A)。然而,传统的以金属试剂为核心的酰基碳苷合成方法往往步骤繁琐,条件苛刻,且产率低下。2024年来,廉价金属催化或多途径协同催化的策略在酰基碳苷的合成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图1B),但在底物范围和官能团兼容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类该类化合物的后期生物活性开发...
通常,旱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转化过程中分解代谢强于稻田。然而,稻田和旱地土壤微生物合成代谢和残留物形成强度尚不清楚。考虑到农田土壤微生物残体碳对有机碳积累的贡献,解析“新输入有机碳”的微生物合成代谢过程对探讨两类农田土壤碳积累机制颇为重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微通道反应系统内二氧化碳吸收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可选择和调控系统中每一级所用的吸收剂种类和微通道吸收器的结构,以达到针对特定工况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吸收要求。采用该方法,可将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脱除至低于50ppm。
稀土,特别是镨、钕、镝、铽等永磁元素是支撑低碳能源技术发展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被国际学界称为“关键金属”。剖析稀土元素-能源转型-气候目标间的关联关系,解析稀土元素从“自然矿产”到“城市矿产”转化迁移规律,识别稀土城市矿产开发利用关键措施及支撑碳中和目标的路径潜力,尤为关键。
稀土,特别是镨、钕、镝、铽等永磁元素是支撑低碳能源技术发展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被国际学界称为“关键金属”。在全球同步推进碳中和转型的背景下,稀土资源安全供应及高效利用对国家低碳产业发展和能源安全转型至关重要。因此,厘清稀土元素-能源转型-气候目标间的关联关系,解析稀土元素从“自然矿产”到“城市矿产”转化迁移规律,识别稀土城市矿产开发利用关键措施及支撑碳中和目标的路径潜力,对稀土等战略资源安全保障及其...
2024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研究员孙剑、副研究员俞佳枫团队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Anna Zimina博士等合作,利用火焰喷射裂解法(FSP)构建了锚定在SiO2上的单位点Zr物种,该Cu/Zr-SiO2催化剂在CO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遵循“RWGS-CO hydro”路径,与传统的ZrO2纳米颗粒上的“甲酸盐”路径并行存在,打破...
2023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于涛课题组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ay D. Keasling课题组,在《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上发表了最新成果。二氧化碳合成的低碳化合物C1-3作为发酵原料,为微生物可持续生产食品及化学品提供了颇有潜能的方式。该研究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手段开发的酵母细胞平台,可将低碳化合物如甲醇、乙醇、...
2023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合成所”)于涛课题组与Jay D. Keasling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atalysis发表了题为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yeast for the production of carbohydrate-derived foods and chemicals fr...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人工碳同化途径和人工自养系统方兴未艾,并在应对环境危机和推动可持续物质生产中被寄予厚望。在这一进程中,无论是基于经验还是运用模型预测而取得的成绩,均为推动整个领域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作为生化反应的基石,酶在途径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天然酶库为挖掘泛底物活性或新功能突变体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过去十年间,非氧化酵解凭借其低碳特征脱颖而出,在底盘开发和产品合成中持续展现出价值。因此,...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人工碳同化途径和人工自养系统方兴未艾,并在应对环境危机和推动可持续物质生产中被寄予厚望。在这一进程中,无论是基于经验还是运用模型预测取得的成绩,都为推动整个领域的蓬勃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作为生化反应的基石,酶在途径实施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天然酶库为挖掘泛底物活性或新功能突变体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过去的十年间,非氧化酵解凭借其低碳特征脱颖而出,在底盘开发和产品合成中持续展现出卓...
2023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宋金明团队联合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GEOMAR),在地学领域TOP期刊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氨基糖单体碳同位素在异养细菌、浮游植物以及在有机质降解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对有机质异养转化的指示作用。 
碳矿化是调控土壤碳储存和稳定性的关键过程,受到多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驱动。高氮输入通常会导致土壤可利用性碳限制、氮磷元素富集、交换性碱性阳离子淋失(K、Ca、Na、Mg)和有毒性微量元素积累(Fe、Mn、Cu、Zn),上述变化均会影响土壤的碳矿化作用。然而,富氮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在调节土壤碳矿化中的相对重要性仍不清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