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结构化学 量子化学 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 催化化学 热化学 光化学 电化学 磁化学 高能化学 计算化学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化学 Fe2O3相关记录40条 . 查询时间(0.093 秒)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黄行九课题组从纳米材料表面吸附位点的角度,详细研究了重金属离子与不同形貌的Fe2O3纳米材料的作用机制,并成功实现对Pb(II)的高灵敏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Electrochimica Acta (2018, DOI: 10.1016/j.electacta.2018.08.069)。铁基金属氧化物微/纳结构材料由于具有催化、吸附和磁学等...
以氧化石墨烯、苯胺及醋酸亚铁为原料,采用可控的聚合-热解工艺制备了一种复合铁基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高分散的氧化铁纳米颗粒(Fe2O3 NPs)被固载于石墨烯/氮杂石墨烯复合膜上;通过改变热解温度,可以得到一系列结构和形貌各异的催化剂(Fe2O3/rGO/N-rGO).经过700℃热解得到的催化剂(Fe2O3/rGO/N-rGO-700)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微孔-介孔复合孔道和高度分散的Fe2O3...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纤维骨架,乙醇为溶剂,乙酸锌[Zn(CH3COO)2·2H2O]和三乙酰丙酮铁(C15H21O6Fe)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纤维,经焙烧后得到不同摩尔比的FTO导电玻璃负载Fe2O3/ZnO复合光电极(Fe2O3/ZnO/FTO).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纤维骨架,乙醇为溶剂,乙酸锌[Zn(CH3COO)2·2H2O]和三乙酰丙酮铁(C15H21O6Fe)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纤维,经焙烧后得到不同摩尔比的FTO导电玻璃负载Fe2O3/ZnO复合光电极(Fe2O3/ZnO/FTO).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在凹凸棒土上负载不同含量的NiO-Fe2O3催化剂。以乙酸、乙醇和苯酚的水溶性溶液为生物油模型物,在自制的三段式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NiO-Fe2O3的负载量、反应温度、水碳比(S/C)对生物油模型物重整制氢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氢气产率最高的工艺条件为,在650℃条件下,以水碳比8~10的生物油模型为实验原料,使用自制的50%NiO-50%Fe2O3/PG型催化剂,...
采用冷冻干燥法分别制备了经Cu、Co、Mn、Ni修饰的Fe2O3/Al2O3氧载体。利用化学吸附仪,通过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程序升温氧化(TPO)来研究经不同过渡金属修饰的Fe2O3/Al2O3与H2和O2的反应性能。实验发现,在Fe2O3/Al2O3中加入Cu、Co、Ni以后,氧载体与H2的反应性都有提高,但是当在Fe2O3/Al2O3中加入Mn以后,氧载体的反应性和载氧能力反而下降。...
采用共沉淀法,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一系列Mn改性γ-Fe2O3催化剂(Fe0.7Mn0.3Oz),研究了煅烧温度对Fe0.7Mn0.3Oz催化剂低温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XRD、N2吸附-脱附、EDS及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50 ℃煅烧所得Fe0.7Mn0.3Oz催化剂的低温SCR活性最佳,在70 ℃时取得92%的NOx转化率,100~200 ℃可维持100%的NOx转化...
采用改性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系列低温水煤气变换Au/Fe2O3催化剂, 发现经300 ℃焙烧的样品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并运用N2物理吸附、原位X 射线粉末衍射(in situ 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 探讨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机制, 同时对样品的失活原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催化剂性能与焙烧温度引起的金和载体氧化铁的相互作用以及载...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浸渍法、紫外辐照法制备了掺杂不同Au含量的α-Fe2O3纳米粉体, 并制作了旁热式厚膜型气敏元件. 用XRD、TG-DTA和TEM技术对纳米晶的晶型、晶粒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掺杂方法、Au含量及焙烧温度对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三种方法掺杂适量Au后, 都使α-Fe2O3的气敏性有了显著提高, 其中采用共沉淀法, 在400 ℃焙烧的Au质量分数为...
红外导数光谱鉴定铁系复合氧化物中γ-Fe2O3
SiO2/α-FeOOH和SiO2/γ-Fe2O3微粒的界面研究。
通过共沉淀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出了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Al2O3改性Fe2O3基金催化剂, 并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及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与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 TEM测试结果表明: 500 ℃焙烧后, 未掺杂Al2O3的催化剂中金颗粒粒径分布较宽, 平均粒径约为7.0 nm, 载体颗粒尺寸在50-100 nm范围内...
通过聚苯乙烯(PS)胶晶模板法合成了三维有序大孔(3DOM) α-Fe2O3, 运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电化学充放电等多种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 SEM表明PS 胶晶模板和3DOM α-Fe2O3呈周期性排列. 合成的3DOM α-Fe2O3为三维有序多孔网状结构, 具有球型和六边形的孔隙形貌, 其孔径大小约为(115±10) nm; 孔壁由α-Fe2O3纳米晶粒组成, ...
本文首次报道了单个纺锤形Fe2O3@Au颗粒的偏振相关的SERS光谱, 为研究SERS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使用DRIFTS, XPS, HPLC和IC考察了常温、常压和氧气存在下SO2与Fe2O3的复相反应,结果表明, SO2在Fe2O3表面的反应活性与Fe2O3表面含水量密切相关, 表面含水量增加有助于Fe(Ⅱ)(aq)和硫酸盐的生成. 室温下(T=291 K, 相对湿度68%), 每毫克Fe2O3在30 min内可消耗53.6 μg SO2, 生成12.6 ng Fe(Ⅱ)(aq)和56.2 μg...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