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结构化学 量子化学 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 催化化学 热化学 光化学 电化学 磁化学 高能化学 计算化学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化学 N-100相关记录49条 . 查询时间(0.141 秒)
2020年,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化学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建玲担任首席教授的《物理化学Ⅱ》获评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张建玲本人及其教学团队也获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当“硬核知识”与“红色教育”碰撞时,如何才能有机协调这种化学反应?
2020年9月15日,“纪念肖光琰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我所交流中心举行。所长刘中民、党委书记王华、所离退休老同志、部分科研及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出席了纪念活动。这场以座谈会形式举行的纪念活动,表达了大家对肖光琰先生无限的缅怀和追思之情。座谈会由申文杰研究员主持。刘中民简要介绍了肖光琰克服重重困难,怀着拳拳爱国之心回国的经历,以及在当年特殊的历史时期所遭遇的不幸。他说:“肖光琰是我所历史上有重要...
以Ti板为基体,采用异位电沉积法通过调控电镀时间制备了质量分数(δ)分别为0.02,0.28,1.39和5.65的Ti(100-δ)Cuδ阴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测试及NO3-处理实验等手段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组成、电催化活性、抗腐蚀性能和产物选择性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δ≥0.28时Ti(100-δ)Cuδ电极表面的Cu镀层呈现(111)晶面择优取向,可...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键合剂与固化剂N-100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了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测试了键合剂W01和BAG01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W01/N-100和BAG01/N-100反应均为二级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3.35kJ/mol和32.26kJ/mol;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键合剂W01使推进剂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且作用效果优于传统键合剂BAG0...
铂单晶电极表面不可逆反应动力学I.Pt(100)单晶电极上甲酸氧化的现场红外反射光谱研究。
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位、电导率、高效液相色谱和影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Triton X-100对血红蛋白/利巴韦林/H2O体系中血红蛋白性质和药物控制释放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Triton X-100浓度的增大, 荧光强度、荧光偏振、zeta电位和蛋白的形貌均发生较大的变化, Triton X-100能使增溶定位在蛋白表面中的利巴韦林逐渐游离出来. 当Triton X-100浓度...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 并结合平板模型, 研究了甲基、氨基和甲胺在清洁及C(N, O)改性的Mo(100)面的吸附行为. 计算结果表明, 在较低覆盖度下(θ=1/6 ML(monolayer)), 吸附物种在不同表面上的稳定吸附位的吸附能变化不大; 而在较高覆盖度下(θ=1/4 ML), 其稳定的吸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 且吸附能有了明显的区别. 它们在改性的Mo(1...
利用原子与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系统研究了O-Al低指数面表面吸附体系, 获得了吸附几何、结合能、振动频率等吸附态的临界点特性. 通过把这些临界点特性作为研究吸附体系的探针, 系统分析了吸附体系的性质.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在Al(111)面上, 氧原子在表面三重位处存在吸附态, 其垂直表面的振动频率为621(619) cm-1, 平行表面的振动频率为880(8...
使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平板周期模型方法,研究了苯在Cu(100)面上的吸附方式和相对稳定性. 计算结果表明,苯在Cu(100)表面的吸附属于较强的化学作用,稳定性穴位优于桥位,顶位吸附最不稳定. 在吸附过程中,C—C键有相对大的伸长,C—H键的键长变化较小,但是偏离苯环平面,并背离固体表面,顶位则是朝向表面. 吸附过程中,发生了电子从苯向铜原子的转移.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简称5-MP)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氧-铂台阶面体系.理论结果表明:在Pt(s)-[n(111)×(100)]型台阶面上,氧原子吸附在台阶下的四重位,对应稳定吸附态β2;平台上靠近四重位的三重吸附态被湮灭,其它三重位对应吸附态β1;而且平台的长度对四重吸附态有影响.
采用局域密度泛函理论(LDA)的VWN方法, 结合周期平板模型, 在DNP基组下, 研究了苯分子在Au(100)面的吸附情况. 构型优化的结果表明, 苯分子在穴位吸附活性最高, 吸附能为-184.8~-184.3 kJ•mol-1, 苯环发生扭曲, C—C键明显拉长, 出现了介于苯和1,4-环己二烯之间的船状构型, 船头的2个C原子从sp2杂化重新进行sp3杂化. 苯分子在桥位和顶位的...
抗生素头孢唑酮的加入使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表面活性降低. 1H-NMR的结果表明,头孢唑酮增溶于胶束极性基团附近.头孢唑酮与Triton X-100胶束的结合常数随Triton X-100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头孢唑酮在Triton X-100胶束相和水连续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随Triton X-100含量变化而变化.
利用热脱附(TPD)实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碘乙醇在Ni(100)表面的吸附和热反应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碘乙醇在100 K温度下以两种分子的形式吸附在Ni(100)的表面, 既有碘原子端的吸附也有碘原子端和羟基端同时吸附在表面. 热分解反应发生在140 K, 伴有少量的乙烯和水产生. 碘乙醇在150 K经过C—I键断裂形成−O(H)CH2CH2−和羟乙基两...
采用MNDO(UHF)方法计算了金刚石(100)-(1×1):2H双氢化表面和(100)-(2×1):H单氢化表面的脱氢势垒,论证了决定金刚石附氢表面脱氢势垒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相-表面吸附氢原子间的相互排斥大小,得出(100)面两种表面结构脱氢势垒的理论预言值分别为71和59kJ•mol-1,均大于(111)面脱氢势垒的理论预言值42kJ•mol-1.揭示了在同等生长条件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