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药物化学 HIV-1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095 秒)
近期,山东大学药学院刘新泳教授团队在国际药物化学领域顶级期刊《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2,4,5-Trisubstituted Pyrimidines as Potent HIV-1 NNRTIs: Rational Design, Synthesis, Activity Evaluation, and Crystallograph...
近日,南科大理学院副院长、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化学系讲席教授张绪穆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抗HIV药物关键中间体的高效合成方法,该类抗HIV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也有初期活性,相关药物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已作为可能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之一进入临床实验阶段。该科研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知名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上发表。
2018年12月12日,美国哈佛大学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coreceptor recognition by HIV-1 envelope spike”的文章,发现HIV-1包膜糖蛋白(envelope glycoprotein, Env)识别辅助受体的结构基础,可能为HIV疫苗设计提供潜在的新靶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团队长期从事抗HIV病毒药物的研究,建立了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模型整体水平的抗HIV药物药效学评价及机制研究关键技术平台,是我国抗HIV药物筛选和研发最主要基地之一。研究人员从天然产物和化学合成化合物中发现了一系列有显著抗HIV-1活性的先导化合物,研究了其机制和构效关系。前期郑永唐团队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团队合作,系统地筛选研究了包括红花五味子、狭叶五味子、小...
在艾滋病疫苗研发成功之前,c是防治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消息,该所研究团队最新找到了一种HIV-1新靶点小分子药物候选物,成果已发表在权威刊物《科学报告》上。该团队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院士团队合作,系统地筛选研究了包括红花五味子、狭叶五味子、小花五味子等来源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他们发现小花五味子来源的木质素化合物SM-10具有较好的抗HIV活性。通过深入研究,他...
据《纽约时报》2010年2月8日报道,最新研究发现疱疹药物不能降低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最新研究表明,对于同时感染了艾滋病和疱疹两种病毒的病人,服用疱疹药物并不能降低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 华盛顿大学全球健康教授康妮·塞勒姆博士(Connie Celum)是该项研究的发起人,称该研究结果令人吃惊。由于一些未知原因,治疗疱疹的药物阿昔洛韦(acyclovir)仍然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在血液中的含量。塞勒姆...
HIV-1 Rev蛋白及相关抑制剂     HIV-1  转录  Rev  抑制剂       2009/11/25
病毒颗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regulator of virion protein expression,Rev)是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转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调控蛋白。Rev与病毒mRNA的Rev应答元件(Rev response element,RRE)相互作用,加速mRNA向核外转运。Rev缺乏或者不能进入细胞核,...
在病毒复制循环过程中,HIV-1的转录是其中的关键步骤,可作为HIV-1治疗的新靶点。在此过程涉及的所有因子中,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HIV-1转录过程中重要的诱导剂。NF-κB通过与HIV-1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增强子区的连接来激活HIV-1的转录。许多化合物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来抑制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作为逆转录病毒,在进入宿主细胞以后其正链RNA基因组就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开始逆转录合成双链的DNA。HIV-1逆转录的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负链强力终止DNA的起始合成,负链强力终止DNA的链转移,正链DNA的合成起始,正链强力终止DNA的链转移和最终完整双链DNA的合成。逆转录是HIV-1复制的重要环节,现已...
为了研究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寻找具有抗HIV作用的药用成分。在抗HIV生物活性指导下,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红花锦鸡儿地上部分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得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myricetin(1),mearnsetin(2),对羟基桂皮酸(3),cararosinol A(4),cararosinol B(5),并推...
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HIV-1  整合酶  抑制剂       2009/10/15
本文介绍了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整合酶抑制剂S-1360和L-870810;另外,主要叙述了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三大类HIV-1整合酶抑制剂,即一般含芳环化合物、寡聚核苷酸和寡聚肽的研究进展。
本项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酶联免疫法诊断试剂盒(双抗原夹心法)是一种基于免疫学原理,借助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来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艾滋病抗体的商品化试剂盒,可用于医疗用血的筛选、血制品的检测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诊断。本项目2001年3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并开始大批量投放市场,2002年12月进一步完善的生产工艺获补充申请批件,部分独创技术已申请中国专...
 多金属氧酸盐药物活性研究,特别是抗艾滋病毒(HIV-1)活性研究是当前热门研究课题。该项目在大量工作基础上,合成了含有各种氨基酸和药物活性成分的多金属氧酸盐30余种,确定了11种含有各种药物活性物质的多金属氧酸盐晶体结构,并进行了抗艾滋病毒活性和毒性的系统筛选,探讨了多酸化合物结构与抗艾滋病毒活性的关系,并在细胞水平上探讨了多金属氧酸盐抗艾滋病毒活性机理。研究表明,抑制合胞体的形成及干扰病毒向靶...
目的观察硫酸多糖聚甘古酯(SPMG)对HIV-1反式转录调节蛋白(Tat)刺激THP-1细胞释放具有神经毒性的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和IL-6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ELISA法检测 SPMG 对Tat刺激4 h细胞上清液TNFα、刺激6 h细胞上清液IL-1β和IL-6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SPMG对PKCζ,PKCθ与PKCδ磷酸化影响。结果SP...
目的用现代化学信息学手段和中药化学数据库寻找新的抗HIV药物。方法利用现有的抗HIV的药物作模版,进行中药分子数据库搜索,然后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得到HIV-1蛋白酶受体与亚叶酸的合理复合物结构,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对接结果分别进行无水存在200 ps和有水存在50 ps的模拟。结果根据数据库搜索和对接,认为亚叶酸可以作为药物开发的起点。通过分析分子动力学数据,可以了解配体各个区域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细节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