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共查到“Tddft”相关记录4条 . 查询时间(0.031 秒)
利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两个具有类似结构的传感器分子a和b的氰离子传感机理. 结果证实,传感器分子a在基态和S1态下有着类似的几何构型. 在质子性溶剂水中,氰离子能与传感器分子a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水溶液提供质子,促使最终的α,β-加成产物的生成. 而此加成产物在S1态下会发生构型变化,导致荧光的猝灭. 传感器分子b的S1态与基态构型相比发生了构型扭转,并且在非质子性溶剂乙腈中,也可以与...
用包含有溶剂化效应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PCM-TDDFT), 选用PBE0和B3LYP 两种杂化函数在6-31+G(d) 基组水平上计算了21种螺吡喃和螺恶嗪的开、闭环的紫外吸收光谱. 通过计算光谱与实验光谱比较发现, B3LYP/6-31+G(d) 和PBE0/6-31+G(d) 能非常好地预测闭环态的最大吸收波长, 其平均绝对偏差(MAE)分别为0.20和0.16 eV, 计算光谱与实验光谱之...
摘要 运用TDDFT B3LYP/LanL2DZ方法, 研究了一类具有非中心对称的五核平面开口构型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MoS4Cu4(py)6X2] (X=Br, I)的电子吸收光谱和静态二阶非线性极化率, 估算了晶体的宏观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电子吸收光谱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符合; 碘系簇合物的静态二阶非线性极化率大于溴系. 详细讨论了该类金属簇合物电子吸收光谱的归属及其相关联的电子跃...
含氯不对称配体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电子和光谱性质的TDDFT研究
8-羟基喹啉铝衍生物 电子光谱 激发态 含时密度泛函
2007/12/22
摘要 以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B3LYP方法通过电子结构计算研究了含氯不对称配体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AlQ(ClQ)2的吸收和发射光谱性质. 计算表明, 第一激发态与基态结构变化主要集中在单一含氯配体中, 与mer-AlQ3相比, 前线占有轨道离域程度变大而未占据轨道则定域化程度提高. 最大吸收主要来自配体内电荷转移跃迁, 电荷从苯酚环和氯向含氮的吡啶环跃迁. 电子陷入态计算表明, 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