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先秦哲学 秦汉哲学 魏晋南北朝哲学 隋唐五代哲学 宋元明清哲学 中国近代哲学 中国现代哲学 冯友兰哲学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哲学史 知识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369 秒)
2021年12月21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张昭炜教授召集的第八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知识论与功夫论视域下的儒学缄默维度”专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陈立胜教授、武汉大学张昭炜教授围绕“知识论与功夫论视域下的儒学缄默维度”主题展开阐述与讨论,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陈赟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研究生朱智通、韩文菁等以及线上人员共同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类社会已经迈进创新时代。我校(院)哲学教研部刘士文博士近期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创新实践社会发展动力论》。该书从实践哲学角度论述,人类社会存在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科学实践三种基本实践形式,相应存在技术创新实践、制度创新实践和理论创新实践三种创新实践形式。三种创新实践分别推进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向前发展。该书是...
中山大学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外哲学史基础知识试题。
中山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外哲学史基础知识(单考)试题。
中山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外哲学史基础知识入学考试试题。
关于命运的知识     命运  知识  思想       2014/3/18
试图获得关于命运的知识表现为人类的自我认识。人总有许多想法而不是一种,于是就想知道其中哪一种是最好的。这个基本的选择问题引向了自我认识问题。苏格拉底所发现的“认识你自己”这一问题是意味深长的,这个“自己”不仅是个人而且是人类,展开了说就是人类的思想和生活、社会和历史的所有方面。
环境问题在从区域到全球的不同层次上日益显现为尖锐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在重要的环境议题上,政府、公众和科学或专家系统紧密地绞合在一起,并经常处于意见相左的境地。旧的科学观允诺了一种作为合理性权威的科学,政府可以借用科学的合理性权威使自己的决策在面对公众的质疑时保持其合法性。随着科学广泛地卷入不同的公共争议之中,其作为争议裁决者的角色不断削弱。建构主义的科学观把科学知识看作是富有弹性的社会产品,提示了一...
科学知识与理性行动     科学知识  理性行动  知识       2014/3/18
知识的效用才是最大的。对于科学知识而言,行动中的收益取决于理论或规律能够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适可用的知识,而付出则取决于获得和运用这些知识的难易程度。因此,科学知识的效用可以规定为可用知识的适合度与简单性的乘积。这样,在一个行动中,对于实现目标来说,可用的知识越适合并且使用越简单,则知识的效用越高,相应的行动也就越理性。
有关经验基础在认识中所起的作用问题,是知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构成一个长期争论的领域。可以说,各种知识论流派无不在这一问题上有所交锋。从最早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到后来的逻辑经验论的证实论与批评理性主义的证伪论,基础主义与一致主义的对立,都直接与这一问题有关;也不论是持实在论主张的罗素、还是创立语言游戏哲学的维特根斯坦,或是宣称后哲学文化的罗蒂,也都在这一问题上做出了自己的论辩。特别是在基础主义...
知识创新与认识的主体性,已成为当前认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知识创新的核心是充分发挥认识的主体性,使知识不断进步、不断创新。马克思指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人的物质生产是包含着知识创新的劳动,人的精神生产是直接的知识创新的劳动,劳动、实践的创新性决定了认识、知识活动的创新性。我们可以说:知识创新是人的积极的、创新性的活动...
是谁最早把西洋的知识社会学介绍到中国来的?据著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是当时燕京大学教授李安宅先生(1900—1985)及其老师张东荪先生(1886—1973)。李先生以《孟汉论知识社会学》为题,把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引论》(Ideology and Utopi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一书的第5编,从1936年在英...
情感与知识(下)     情感  知识  中国哲学       2009/2/10
但是,自从《大学》提出“格物致知”的方法之后,知的问题不仅突出了,而且显得复杂化了。特别是朱熹作了《补格物致知传》之后,所有的理学家无不谈“格物致知”,而近代以来,竟有人将“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学说甚至当作科学认识论去研究、去发挥。当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在其《心体与性体》这部大著中,将程(小程子)朱定为“别子为宗”,认为程、朱开出了不同于儒家道统的另一种知性学说,其主要根据就是《大学》及其朱熹的注和...
情感与知识(中)      情感  知识  中国哲学       2009/2/10
在孔子看来,知、仁、勇所谓“三达德”都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将三者统一起来。从心理结构或机能上说,仁属情感,知属知性,勇通于意志。这虽是我们所作的“分析”,但大体上符合孔子的思想。孔子最重视的是仁,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孔子也很重视知,认为知是实现仁德的重要条件,同时又以仁德为其知的前提。他有时将“仁者”与“知者”作为两种类型的人格来讨论,比如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篇...
情感与知识(上)     情感  知识  中国哲学       2009/2/10
关于知识学说,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在儒家学说中更是如此。按照现在的理解,认知问题是认识论、知识论的问题,与情感价值问题是有区别的。认识论是有关真理的问题,情感是有关价值的问题。认识论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情感是我需要什么或应当如何的问题。认识论要求区分主体与客体即认识者与被认识对象的界限,我是一个认识主体,我之外的世界是被认识的对象。情感则复杂得多,情感也有对象,无论是人还是物,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