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世界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国际贸易学 效应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257 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商务部为此在十一五计划中推出了已承接国外服务外包为内容的“千百十工程”。全方位接纳国际外包业务,并将其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这是我国继“中国制造”业之后,“中国服务”业的崛起的重要标志,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发展服务外包为视角,认识我国当前服务贸易...
对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引力模型分析。
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外包是国际分工发展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关联的方式,由此前的以“贸易全球化”联系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生产全球化” (即由产品间的分工转变为产品内的分工)联系为主,这种生产型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将进一步促进国际外包的发展。
文章认为,必须加强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以获取技术为重心来引资等等,才能使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能为我所用,以消除或减少跨国公司投资中的负面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长期保持着经济与贸易的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却没有出现明显提高,主要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和其它中西部省区,也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内不少中西部省份也有类似的现象,但以河南最为典型。贸易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因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那么在河南省这一特定区域内,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如何,有必要进行客观地测算及研究。    一、外贸出口对...
环境与贸易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使人们对环境的更加关注,给世界贸易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学者们大都借助于Grossman和Krueger(1991)对NAFTA的环境效应的研究,把贸易的环境效应分解为三部分:结构效应、规模...
【摘要】校准方法作为一种确定数理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和参数的手段之一,在贸易政策的建模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局部均衡为基础,利用中日韩三国自1990~2003年共14年的贸易额及相关数据建立校准模型,并对拟议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做出比较静态分析,从产业层面来模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可能带来的福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会增加彼此的国民福利水平,并会对未加入贸易协定的其他东...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贸易自由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试图运用贸易理论对贸易自由化的效应进行一般分析,包括资源配置、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就业、福利水平等方面。并具体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效应,指出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趋利避害,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来发展贸易和经济,以最大限度地分享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
【摘要】利用我国1996-2003年17个制造业及其对16个OECD国家的出口贸易Panel数据以及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效应和后向链接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贸易企业通过向上游产业的非出口部门企业购买中间产品和服务产生了积极的后向链接溢出效应,而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并不明显。进一步将样本划...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