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SiO2相关记录189条 . 查询时间(0.143 秒)
合成了单硬脂酸丙烯酸甘油二酯(AGMS)和改性纳米SiO2的接枝物(SiO2-g-PAGMS),将AGMS、SiO2-g-PAGMS、聚乙烯、接枝聚乙烯和改性纳米SiO2等物质按比例挤出,吹膜.60℃加速流滴实验结果表明,SiO2-g-PAGMS与聚乙烯及接枝聚乙烯混合膜加速流滴期最高可达36 d,是同等条件下AGMS与聚乙烯及接枝聚乙烯混合膜的1.50倍,是只添加SiO2-g-PAGMS/聚乙烯...
通过TFCalc膜层设计软件设计了非λ/4-非λ/4双层增透膜体系.与λ/4-λ/4双层增透膜体系相比,非λ/4-非λ/4双层增透膜体系中内外层薄膜的折射率仅需满足n1≥n2(ns/n0)1/2(其中n1、n2、ns、n0分别为内层膜、外层膜、基片和空气的折射率),即可通过调节内外层薄膜的厚度实现特定波长处的100%透过,
以纳米SiO2粒子为原料,六甲基二硅氮杂烷(HMDS)和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分别作为亲油改性剂和亲水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亲油和亲水纳米SiO2粒子.通过亲油SiO2和亲水SiO2粒子表面化学键的偶合,将亲油粒子和亲水粒子偶联,制备了粒径为30 nm的双球状双亲纳米SiO2粒子.以双球状双亲纳米SiO2粒子作为稳定剂,制备了环己烷/水Pickering乳液,证明了...
通过液相自组装制备了Ag/ZIF-8;进一步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在疏水Ag/ZIF-8颗粒表面包覆一层介孔二氧化硅(MS)壳,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Ag/ZIF-8@MS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Ag/ZIF-8@MS具有均一的颗粒尺寸(Ag/ZIF-8@MS粒径约为100 nm,Ag粒径约为15 nm)、较高的比表面积(539 m2/g)及较大的孔体...
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ETEO),用ETEO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接枝得到新型硅基纳米SiO2(ETEO-SiO2),并制备环氧树脂/ETEO-SiO2复合涂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谱(1H NMR)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ETEO和ETEO-SiO2进行了表征.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到ETEO-SiO...
以具有弱酸中心和中强酸中心的无定形硅铝为载体,负载Ni基催化剂,对碱木质素进行解聚制备了芳香类化合物.考察了Ni负载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碱木质素氢解产物生成及分布的影响.对解聚产物进行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
以泊洛沙姆(F-127)为模板剂,以硅氧烷化芘的衍生物4-(1-芘基)-N-[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丁酰胺(Pyrene-1)与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混合物为硅源,通过胶束模板法制备了Pyrene-1掺杂的SiO2荧光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仪(DL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等对Pyrene-1掺杂的SiO2荧光纳米粒子的表观形貌、粒径分布和光物理性质...
制备了吡啶功能化的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BPy),并利用配位键驱动的层层自组装技术,以四吡啶基锌卟啉(ZnTPyP)为链接单元,在nanoSiO2BPy表面构筑了含有(Pd/ZnTPyP)n多卟啉阵列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利用热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跟踪分析了nanoSiO2BPy@(Pd/ZnTPyP)n杂化材料的组装过程.结果表明,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出Au/TiO2-SiO2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表征,进一步考察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和Au/TiO2-SiO2作为催化剂对环己烷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PI与Au/TiO2-SiO2质量比为1∶1,在150℃,氧气压力1.5 MPa下反应3 h,环己烷的转化率高到38.0%,酮醇选择性为79.4%。
采用真空浸渍法对ZSM-5分子筛进行硅沉积和负载金属修饰,制备了复合改性的ZnO/SiO2/ZSM-5催化剂,并将它应用于甲醇择形芳构化反应中。采用XRD、BET、NH3-TPD、SEM、TEM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物化表征。考察硅沉积次数和ZnO负载量对甲醇芳构化反应(MTA)中对二甲苯(PX)的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硅沉积改性并负载2.0%金属ZnO的ZSM-5分子筛具有较高的...
分别采用一步合成法和常规共沉淀法制备了Fe/SiO2催化剂,通过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其费托合成制低碳烯烃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共沉淀铁基催化剂不同,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的纳米复合物主要由Fe3O4相构成,形貌呈规则球形,平均粒径为30 nm,尺寸分布窄,更容易还原。一步合成法制得的Fe/SiO2...
在疏水高分子胶体模板——含氟丙烯酸酯(FA)共聚物乳胶粒中引入能够介导SiO2原位沉积的聚胺催化活性点-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以四甲氧基硅烷(TMOS)为硅源,在环境条件下可控合成了核壳型FA共聚物/SiO2杂化纳米粒子.高温煅烧除去聚合物核质,可得到中空的SiO2纳米粒子,结合FTIR、EDX、TGA以及XPS等表征数据印证了SiO2的沉积主要发生在聚合物模板的表面.进一步考察...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Pd负载量的Pd/Cd0.8Zn0.2S/SiO2光催化材料,采用XRD、H2-TPR、XPS、UV-vis DRS和光催化反应评价等方法对光催化材料的表面结构、光吸收性能以及光催化甘油水溶液制氢反应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ZnS与CdS在SiO2表面形成了Cd0.8Zn0.2S固溶体,金属Pd负载未对固溶体Cd0.8Zn0.2S/SiO2的结构造成影响;金属Pd修饰...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电填料、疏水纳米二氧化硅(SiO2)为非导电填料,填充不相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 (1/1,V/V)共混物,制备(PMMA/SiO2)/(PS/MWCNTs)四元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CPC),研究其导电逾渗与动态流变行为,并与PMMA/(PS/MWCNTs)三元CPC进行对比.发现三元、四元CPC具有类似的导电逾渗行为,且逾渗阈值显著低于...
通过用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和高分子反应制备8-羟基喹啉型复合螯合微粒.首先使用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MPS) 对微米级硅胶微粒进行表面改性, 制得改性微粒AMPS-SiO2; 使改性微粒AMPS-SiO2表面的氨基与溶液中的过硫酸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实施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在硅胶微粒表面的高效引发接枝聚合, 制得了接枝微粒PHEMA/SiO2. 又以5-氯甲基-8-羟基喹啉(CH...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