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药物化学 透皮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029 秒)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晚期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单用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首次剂量为25 μg/h,72 h/次,首次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12 h内,应继续使用相同剂量的普通吗啡;联合组患者在单用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频热疗,温度42~43 ℃,时间为40 min,每次2 d,10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疼...
考察香附挥发油对硝西泮体外经SD大鼠皮肤渗透的影响,为筛选中药透皮促进剂和开发硝西泮透皮制剂提供依据. 方法 用改良的 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西泮的含量. 结果当供给液中香附挥发油浓度>1%时,香附挥发油对地西泮有良好的促透效果,随浓度的增大促透效果越好. 0.5 mg.mL-1硝西泮加入3%月桂氮酮或3%、5%香附挥发油后24 h平均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43.7,1...
摘要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对尼莫地平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以30%乙醇0.9%氯化钠溶液为接收液,不同浓度的当归挥发油为促渗剂,以预处理的体外兔皮肤作为渗透屏障,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渗透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尼莫地平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当归挥发油均能显著提高尼莫地平渗透速率(均P<0.05),其中1.0%当归挥发油促渗效果最好,渗透速率为36.63 μg•(cm2)1...
胰岛素透皮吸收研究进展     胰岛素  透皮吸收       2013/10/31
经皮给药是理想的胰岛素给药方式。但由于皮肤屏障原因,胰岛素通透皮肤能力极差。该文综述了增加胰岛素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包括应用渗透促进药、离子导入、超声技术、微针阵列、电致孔、载体等方法。
观察当归挥发油经兔皮肤的渗透动力学行为。方法使用Franz体外释药装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接收液中藁苯内酯的浓度,计算当归挥发油的经皮累积渗透量和速率常数。结果不同浓度当归挥发油皮肤渗透行为均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当归挥发油具有良好的透皮性能。
与脂质体透皮给药相比,微乳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包封率小、磷脂易氧化等缺点,具有热力学相对稳定、粒径小、能自发形成等优良特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微乳透皮给药系统促渗作用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研究超声波对氢溴酸高乌甲素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饱和水溶液和卡波姆934凝胶,并在给药前用800 kHz的超声波对体外大鼠皮肤进行处理,采用Franz型透皮扩散池测定,并与被动吸收比较其吸收速率及累积吸收量。结果与被动吸收相比,超声波对于药物透皮吸收具有明显的促透作用,而且对水溶液的促进作用大于凝胶剂。结论超声波对氢溴酸高乌甲素有较好的促渗作用。
透皮给药系统具有传统给药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药物的低渗透量,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各种物理的、化学的促渗方法,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超声导入法、离子导入法、电穿孔法等可改善皮肤透过性,增加药物的透皮速率。而且几种方法联合应用的促渗效果更加显著。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各种促渗方法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该课题研制的半夏止呕透皮贴是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筛选出针对呕吐疗效显著的处方,并依据有关文献资料及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半夏止呕透皮贴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合理的提取工艺。利用透皮贴剂成型技术,采用基质与药膏的合理配比,加入透皮促进吸收剂制成缓释透皮贴剂;制定质量标准,进行稳定性试验,使半夏止呕透皮贴的质量可控、稳定。该研究通过药效学实验证明半夏止呕透皮贴对化疗药物引起的呕吐有明显...
丹皮酚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丹皮酚  大鼠  外用药  药理学       2008/11/17
丹皮浸膏离体鼠皮扩散实验,利用自行设计的单扩散释药仪选择大鼠腹部离体皮肤,采用TLC-荧光检测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接受液中丹皮酚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说明,丹皮酚可以透过皮肤其累积透过量随诱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所以丹皮提取后可经皮给药。但TLC也表明并非所有成分都能透过皮肤。
该膜剂采用压敏胶作为控释扩散基质,压敏胶同时又起粘附剂作用,抗组胺药多虑平分散在此种基质中,形成药物储库,其结合力适度,以治疗所需速率恒定释放药物。该药将口服给药改为经皮吸收给药,一次口服剂量的药膜可维持疗效3~7天,具有药量小、疗效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小等特点。该药对荨麻疹、瘙痒症、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为皮肤病的治疗找到了一条新的给药途径,具有广泛的用途。该药膜制备工艺简单,原料立足...
透皮给药新进展     透皮给药  促透剂  离子导入       2010/1/20
透皮给药新进展。
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计算得到了13个对氨基苯申酸酯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参数,并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导出了它们通过大鼠腹部皮肤的透皮稳态流率和渗透系数与电子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方程式。结果表明,透皮稳态流率和渗透系数均与亲电超离域度之和(∑SE)或净原子电荷绝对值之和(∑Q)具有较好的抛物线型相关性。∑SE和∑Q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或分子体积之间也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