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化学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物理学 电池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165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副研究员团队和燕山大学唐永福教授团队合作,在钠/锂离子电池电极储能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0年11月16日,新型电池物理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会议采取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参加本次会议的委员有: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兆翔研究员、孟庆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邢巍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刘江教授,武汉大学杨汉西教授,复旦大学夏永姚教授,清华大学邱新平教授,南开大学高学平研究员,华...
最近,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俊平团队首次报道了一种黏土矿物超亲电解液锂电池隔膜。锂皂石含有丰富的O活性位点和Li+,还具有独特的片层结构和较大比表面。锂皂石首次被应用到锂硫电池中,用于抑制聚硫化物穿梭,并提高隔膜的Li+电导率。研究表明,该黏土矿物超亲电解液隔膜对聚硫化物穿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高的Li+电导率、快速的Li+转移、超亲电解液性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将其应用于锂硫...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张华民研究员、李先锋研究员团队利用“孔径筛分效应”固溴,设计、制备出兼具高活性和固溴功能的笼状多孔碳材料,并实现了其在锌溴液流电池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DOI:10.1002/adma.201605815)上。
2014年10月20日至24日,两年一次的“第四届太阳燃料和太阳电池国际会议(SFSC)暨第三届DICP国际清洁能源科学会议(DCCE)”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担任大会主席,瑞典皇家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孙立成教授担任共同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韩洪宪研究员任大会总秘书长。
2014年6月10日至11日,由全国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2)提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办的国际电器工业协会燃料电池技术委员会聚合物燃料电池电池测试方法工作组(IEC/TC 105/WG 11)讨论会在大连化物所召开,来自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俞红梅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参加会议讨论。
2014年5月27日,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组织专家在大连对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燃料电池与分布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主题项目2个课题——由我所燃料电池研究部邵志刚研究员承担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技术”和俞红梅研究员承担的“千瓦级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进行验收。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组(DNL0302组)进行了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发电试验,电池堆发电功率达到3千瓦。该管型电池堆由60支长度为100厘米、管外径为23毫米的阳极支撑管型电池串并联组装而成,管型电池的平均开路电位达到1.0伏以上、输出功率达到50瓦以上。该电池堆的发电试验成功,表明了管型电池一致性较好、电池堆中燃料气和空气分布均匀、大电流的收集引出技术措...
2013年5月22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产业化投资公司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融科储能)承建,大连化物所提供技术支撑的5MW/10MWh全球最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本次验收会由业主单位国电龙源公司组织、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参与评审。与会专家通过鉴定,一致认定:储能系统性能指标及工程施工质量均达到或超过工程设计要求,完全可以全面投入运行。
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NL17张华民研究员牵头起草的GB/T20042.2-GB/T20042.5:2009等燃料电池关键部件与应用4项国家标准荣获2012年度“电工标准—正泰创新奖”三等奖。该系列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为张华民、卢琛钰、钟和香、侯中军、侯永平、董辉、杨启明和衣宝廉。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储能电池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2k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耐久性快速评价试验系统,自2007年7月6日开始运行以来,每天进行7次充放电循环。截至2011年6月4日已无故障运行1429天,累计运行时间超过34000小时,电池系统成功实现10,000次充/放电循环,电池模块的能量效率未见明显衰减。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华民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非氟离子交换膜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研究工作被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旗下的刊物Chemistry World作为News story进行了专门的评述(评述链接),后续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新加坡A*STAR研究院高性能计算机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尤里·阿基莫夫和魏诚美(音译)发现,通过沉积铝粒子的方法可以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这种金属纳米粒子能防止光线的逃逸和反射,使更多的直射光直接进入太阳能电池。阿基莫夫说,该技术可以使我们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并增强太阳能电池的竞争力。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自主研发的2k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耐久性示范评价系统,自2007年7月6日开始示范运行以来,截至2010年4月1日已无故障运行1000天,累计运行时间超过24000小时,实现全充/全放循环6700余次。经测试,电池模块的充/放电能量转化效率未见衰减。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其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系统仍在继续运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