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广州相关记录183条 . 查询时间(0.465 秒)
短链烷基苯系物(总碳数为C6-C10的C0-C4烷基取代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乙苯、二、三和四甲基苯及异构体)是原油和烃源岩中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组分,其组成与分布特征可能具有潜在的指示有机质类型、沉积环境性质、热演化程度等重要地质-地球化学信息。检测烃源岩中的有机物质首先需要对烃源岩样品进行极性溶剂(如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抽提、浓缩,经柱色谱分离,获取其中的短链烷基苯系物的组分与分布特征。...
斑岩成矿系统提供了世界75% 以上的铜,其成矿过程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经典斑岩成矿模型认为,成矿岩浆经减压沸腾作用(first boiling)和结晶分异沸腾作用(second boiling),发生“流体出溶”形成独立流体相,萃取岩浆中的Cl、Cu等成矿元素形成成矿流体,搬运成矿元素到浅部地壳沉淀是斑岩成矿的关键过程。但由于斑岩成矿伴随强烈的蚀变,熔融包裹体和矿物容易受后期热液改造,难以保留...
2023年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黄小平研究员团队在河口咸淡水混合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方面取得了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The distinct phases of fresh-seawater mixing intricately regulate the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in a high ru...
2023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阎锡蕴院士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Employing Noble Metal–Porphyrins to Engineer Robust and Highly Active Single-Atom Nanozymes for Targeted Catalytic Therapy in Nasopharyn...
2023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合成所”)于涛课题组与Jay D. Keasling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atalysis发表了题为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carbohydrate-derived foods and chemicals production in yeast的研究成果。二氧化碳合...
2023年12月8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长生研究员团队和厦门大学王斌举教授团队合作在氮杂蒽醌类海洋多环天然产物Deoxynybomycin(DNM)和Nybomycin(NM)生物合成与酶反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 “Deciphering Deoxynybomycin Biosynthesis Reveals Fe(II)/α-Ketoglutarate Dependent D...
大火成岩省是短时、巨量喷发的镁铁质岩浆建造,代表了地球内部巨量物质和能量的集中释放。地质记录表明,大火成岩省可以通过大规模火山脱气(包括H2O、SO2、CO2、F和Cl)对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可能造成生物大灭绝等重大灾变事件。大火成岩省的成因目前还没有一致看法,早期科学家们都强调了过量的热或者减压熔融的作用,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强调岩浆中高的水含量对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氧化性有机氮(oxygenated organic nitrate, OON)主要由有机硝酸酯(-ONO2)和硝基化合物(-NO2)等组成,在城市环境大气中普遍存在。该类物质是大气氮氧化物的重要储库,对大气氮氧化物循环和臭氧的生成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空气质量、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目前对于OON的分子水平高时间分辨率的现场测量由于受到仪器设备的限制,其定量测量是目前大气化学的难点之一,仅有...
2023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研究员张长生团队在多环大环内酰胺类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酶学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 “A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inct Regio- and Chemoselectivity of Multifunctional P450s by Struct...
内生和外生菌根真菌植物是森林生态系中2种最常见的菌根真菌类型植物,但是它们对增温的响应策略尚不清楚。基于鼎湖山站长期垂直移位增温平台,探讨了不同菌根真菌植物功能性状对长期增温的响应规律。
2023年9月2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Howard Chou团队在Metabolic Engineering上发表了题为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and spatial remodeling of CYPs to control product profile的研究成果。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组合优化策略,在酿酒酵母中成功构建了细胞色素P4...
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与土壤有机碳的形成和稳定密切相关。然而,养分有效性和化学计量比如何影响微生物对土壤碳固持的介导效应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任务团队将控制实验和自然环境梯度相结合,将养分状况不同的培养基质(甘蔗土和沙子)装填进孔径为38 μm的网袋(防止植物根系的进入,但允许真菌菌丝体和细菌的侵入)放置在不同的海拔梯度进行原位培养。通过模拟不同的养分供应状态和环境条件,研究微生物的...
2023年9月1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 研究员李芊团队联合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教授Richard B. Rivkin以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林森杰,揭示了大湾区近海硅藻水华及其氧脂类代谢物在磷循环中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副研究员吴正超为第一作者,李芊为通讯作者。
2023年8月29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志远团队在《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A Rationally Designed CRISPR/Cas12a Assay Using a Multimodal Reporter for Various Readout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展示了基于CRISPR/Cas系统的新型检测方法CAMURE,通...
俯冲过程中,俯冲板片释放不同俯冲组分交代地幔楔,造成地幔楔熔融,形成岛弧岩浆作用,是地球壳幔物质循环过程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不同俯冲带氧化还原环境差别巨大,将造成俯冲组分成分上的极大差异。厘清俯冲带氧化还原环境的差异性对理解壳幔物质循环过程尤其是变价元素(C、S、Fe、Mo等)的循环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俯冲过程中产生的俯冲组分氧逸度复杂多变,揭示不同俯冲带氧化还原环境的差异性一直是地球科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