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人工智能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计算机科学技术 合作相关记录212条 . 查询时间(0.341 秒)
2024年3月21日下午,马来西亚泰莱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项目主任,创新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等4人与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就双方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科研交流、共同教学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在线会谈。与会的校内人员包括软件学院党委书记李晗、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陈俊、软件学院副院长马春燕、软件学院院长助理魏倩茹、国际教育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翟雯、国际合作处交流科亚洲区域主管罗明洋、软件学院博士后Abdul Ahad...
2024年3月11日,《自然·神经科学》在线发表了题为《实时分析大规模神经成像,实现神经动态的闭环研究》的论文,报道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杜久林研究组、穆宇研究组和自动化研究所蒿杰研究组的合作研究。研究成果已授权发明专利“光学脑机接口系统和方法”(专利号:ZL202310131178.9)。
2024年2月14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皞鹏团队联合刘雪松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吴海涛及陈健团队在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发表论文“CAR-Toner: An AI-Driven Approach for CAR Tonic Signaling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该工作基于人工智能算法CAR-T细胞治疗设计平台CAR-Ton...
日本和欧盟签署了HANAMI项目合作协议,加强超算研究合作并共享超级计算机资源。从明年开始,参与项目的欧洲和日本科学家将能够使用彼此的超级计算机,开展跨平台代码移植,进行科学建模试验。
近日,浙江省科技厅公布了2023年度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名单,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东升副院长牵头申报的大数据科学与工程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功获批。
2023年12月15日至17日,在学校科研处的资助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丁相顺教授带领“中、日、韩三国数据安全与保护法律合作”中方研究团队赴韩国高丽大学参加“数字贸易法律与政策背景下中日韩三国跨境数据流动”国际研讨会。
数字信息时代,“地球村”越来越成为全球交往的真实写照。借助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国家和地区的交流超脱实体空间限制,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与之伴随的另一现象值得警惕:尽管“连接在一起”成为交往的常态,但网络空间“分裂”的伤痕并未缩小,反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分歧,越来越大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始构建自己的数字边界,使全球互联互通受到威胁。这不仅对全球化的进程带来挑战,更对国际社会...
2023年11月9日,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安全技术发展与国际合作论坛上,“生物数据隐私计算平台”案例入选2023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集《科技之魅》。该平台由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绿盟科技集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合作建设,是国内首个生物数据隐私计算平台。
近日,“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大会”在南宁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要员、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互联网企业精英,旨在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随着高通量质谱技术的高速发展,研究人员可以从蛋白质组学中挖掘到更深更为可靠的数据信息。在蛋白质组学中,翻译后修饰组学是尤其重要的研究方向,磷酸化(Phosphorylation)修饰作为涉及蛋白质范围最广泛,修饰位点数量最多的修饰类型,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对象。众所周知,磷酸化修饰通过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蛋白质细胞内定位等方式调节蛋白质的功能。随着组学技术的发展及精准医学概念...
2023年8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下简称“中石大”)与阿里云在2023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基于中石大在油气科学领域的积累与阿里云在云计算、大模型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双方将为能源行业联合孵化场景化解决方案,通过“云+AI”助力石油石化领域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
2023年7月13日,由科学技术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共话科技合作、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第11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东创会)在南宁开幕。
智能电子织物融合了电子工程与纺织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便捷的生活体验。当前报道的大量智能电子织物中,许多都采用纤维交错(Fiber Crossbar,以下用“FC”指代)结构作为其基本单元。这种结构由两根纤维交叉构成,并在交错点处构成某种电子器件(图1)。当外部刺激(如电流)通过时,纤维交错点的某些特性(如电阻、电容)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外部刺激做出响应。FC结构是实现智能可...
随着未来空间大型工程的陆续实施,迫切需要智能化的方法和技术实现航天活动的自主规划、自主控制、自主故障检测和处理等,为航天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低功耗需求提供技术支撑。卷积神经网络作为人工智能模型中最重要的经典结构,具有局部连接、权值共享、空间或时间上的下采样等优势,是我国天基遥感数据精准获取、在轨海量数据快速处理与应用向更强、更快发展的重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卷积神经网络FPGA加速器的空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