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土木建筑工程 >>> 工程结构 >>> 杆件结构 薄壳结构 悬索与张拉结构 实体结构 结构设计 工程结构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工程结构 教授相关记录568条 . 查询时间(2.617 秒)
王显利,1972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北华大学教学名师,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风景园林学学科方向带头人,北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带头人、土木工程专业带头人。曾获得吉林市青年科技人才,北华大学教学名师、教学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学术拔尖人才、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和称号10余项;完成各级教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结构与新材料。
王展光,男,江西九江人,1977年4月出生,2008年1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任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工作。
2020年10月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我校力学学科独立提出并实现的沙尘暴电结构反演重构的学术论文,论文题目为“Reconstructing the electrical structure of dust storms from locally observed electric field data”,论文作者为张欢副教授、周又和教授(通讯...
王明振,重庆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9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9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主持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横向项目2项。
梅柳,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土木工程系副系主任,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C类,国际材料和结构实验研究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Laboratories and Expert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ys...
朱继华,教授,博导,欧盟玛丽居里学者。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耐久性、纤维复合材料回收与再利用、石墨烯材料改性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纵向科研项目,同时主持或参与多项重大横向科研技术服务项目。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出版著作2本、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被写入国际混凝土协会(FIB)Mode Code 2020规范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耐久...
周海俊,博士、教授、博导,荔园优秀学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深圳大学土木与和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深圳大学城市智慧交通与安全运维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决策委员会委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工程力学学会结构健康监测与控制委员会(ASCE EMI SHMC)委员。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
张小刚,博士,教授,中共党员。研究方向:开展工程结构检测、监测与鉴定;既有结构维修、加固或改造;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应用;渣土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结构疑难杂症技术攻关及重大工程配套研究等技术咨询服务和科学技术研究。主编出版专业教材《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中国质检出版社(原中国标准出版社和中国计量出版社),47.6万字。奖励与荣誉:广东省第七批“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1),广东省教育厅,201...
张柏玲,白城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科研方向:结构工程;讲授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高层结构设计》。
游春华,工学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现任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湖南建筑科学研究院九所副所长,湖南特变电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特聘专家;主持各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损伤检测,高层结构设计。
段祺成,男,副教授;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钢结构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钢结构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闫有喜,男,1969 年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先后在地方建筑设计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城乡建设局等单位从事建筑与结构设计、水利工程、工程监理及其相关技术研发工作,并担任过院长、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等职务,主持建筑设计类,水利工程类及工程监理类等工程建设项目近百项。
马海涛,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计算机力学、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理论与算法。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多个科研和工程咨询服务项目。
黄襄云,现任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抗震减灾分会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广州电视塔、港珠澳大桥、广东科学中心隔震消能试验等十多项高层、大跨复杂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作为编委参编国家标准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2项。研究领域:工程结构隔震及抗震。
李志山,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结构抗减震数值分析,高性能计算。根据国际高性能计算软硬件技术的最新进展,首次提出了基于GPU+CPU 并行架构结构大规模精细化动力灾变仿真分析的技术思路,主持研发了我国首个千万自由度规模建筑结构高性能非线性分析软件PKPM-SAUSAGE。软件在充分保证分析准确度和精细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的实施成本和技术门槛,为学术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