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 城市管理 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 教育经济管理 社会保障与公共安全 土地资源管理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公共管理 青年相关记录191条 . 查询时间(0.361 秒)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行政管理学真题。
基于效价理论和已有文献对主观规范、习惯及组织声誉的研究,提出一个考虑两种不同环境下影响青年群体从传统就医渠道向移动医疗使用转移的研究模型。通过204名青年样本和PLS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表明:青年用户的移动医疗感知风险负向影响其使用转移意愿,而感知移动性、感知医院声誉及用户主观规范均对此产生正向影响,但青年用户线下就医习惯的负向影响不显著;在使用转移决策过程中,青年用户的性别和移动应用使用经验显著调...
从国际经验看,延迟退休年龄是许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尤其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如何影响青年人就业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就业数量,该政策在短期内对青年人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但在长期内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吸纳效应";对于就业质量,该政策对应届毕业大学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对青年农民工会产生显著的负...
2016年1月16-17日,“首届《公共行政评论》杂志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广州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多名资深学者,分别就青年学者提交的十篇论文做了评议。会议上,与会学者就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与趋势进行圆桌讨论。
肿瘤是威胁全球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有关体力活动降低肿瘤发病风险的问题,已得到公众的广泛认识,然而体力活动与肿瘤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尤其是两者之间的量化关联,并未得到广泛的认识。
“全世界各国青年的起点不同,面临的具体问题也不同,但我们都希望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发展机会,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各国需要互相理解扶持,同心协力。”比利时时间2015年9月14日,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总司青年政策与项目负责人哈罗德·哈顿在中欧青年政策对话暨青年问题专家研讨会上如此表示。
为了挖掘和培养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新生力量,为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学术新秀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公共行政评论》杂志将于2016年1月16-17日举办首届《公共行政评论》杂志青年学者工作坊。
2015年8月15日,第十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暨第二届社会学青年论坛开幕式在云南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云南大学副校长杨泽宇,大理大学校长张桥贵以及国内各博士后培养单位负责人、博士后代表等参加了论坛开幕式。
2015年5月21日,由《南方人物周刊》、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领袖”颁奖典礼在北京什刹海剧院盛大举行。来自科学、娱乐、文化、学术、商业、文学、艺术、体育、公益等领域的12名杰出青年,荣获“2015五粮液中国青年领袖”称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李里峰作为学者代表获此殊荣。
在国内首次对青年创新人才的科学精神进行了界定和研究,特别是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青年科技 人才科学精神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科学精神在创新任务设计、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组织气氛等外部影响因素和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是制约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增加创新投入和改善创新环境有助于改善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但不是关键的因素。该研究结论对于青年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以及创新型国家建...
2015年1月10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第28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在院六层会议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是: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由北京社科院青年工作委员会、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共同举办,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小成博士主持。来自国家信息中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道源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社科院市情中心、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等单位领导与专家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活动。
2014年11月13日,为了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第25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在北京社科院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是:法治政府。由北京社科院青年工作委员会、市情调查研究中心、法学所、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共同举办,北京市社科院市情中心副主任陆小成博士主持,法治研究所副所长张真理、副研究员成协中作主题报告,北京市社科院市情中心主任、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秘书长唐鑫作为学术顾问莅临沙...
2014年9月13日—15日“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学子科技交流团”来陕开展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是国台办和中国科协组织的对台重点交流项目,由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台湾财团法人中技社、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交流团成员主要来自台湾地区清华大学、台湾大学、中山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正大学、中兴大学、东华大学、东海大学等9所大学的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