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相关记录195条 . 查询时间(0.14 秒)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国营养学会硒资源和营养产业发展分会第三次学术会议,将于2024年3月底或4月初在湖北恩施州举办,同期将召开换届大会。
本发明公开了外源硒钼组合物在缓解烟草幼苗铬胁迫中的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通过进行室内水培实验,分析了硒钼组合在Cr胁迫对烟草幼苗中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根茎超微结构、叶片组织结构、Cr在亚细胞分布的影响。本发明证实了硒钼组合能够改善烟草在铬胁迫下的生长状况,增强烟草的抗重金属胁迫能力,并对探求烟草及为其他作物安全生产提供有效参考。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乙二醇还原制备硒(碲)卤化亚铜
2023年10月28-30日,第八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暨硒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开幕。本届会议以“健康·科技·硒望”为主题,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及恩施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是抗肿瘤活性最高的硒氨基酸,通过紫外诱变获得的能够将培养基中无机硒高效转化为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海鲜菇菌株。该菌株具有出菇和生长时间短、生长状态稳定;可以高效合成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最高能达到总硒含量的39.4%,为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有机硒的制备提供技术手段。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无机化合物硒花钠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专利:非官能化烯烃形成的硫鎓和硒鎓的去对称化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纳米诊疗研究所陈填烽教授团队在功能化纳米硒促进新冠疫苗强效免疫研究获得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影响因子38.104)。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该研究的第一完成单位,赖浩强博士后为本论文第一作者,许利耕教授和陈填烽教授为本论文通讯作者。
针对传统可视识别试剂盒颜色变化单一导致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本团队研制了一种硒(IV)离子多色可视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其随着硒(IV)离子浓度的增加,逐渐由棕绿色转变为深绿色、蓝色、紫色、粉色和红褐色。用肉眼能观察到的最低浓度为1 μmol/L,紫外吸收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0.1 μmol/L,能够满足我国饮用水中硒(IV)离子最低限量标准的检测要求。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研究员秦晓英课题组在Cu2SnSe3材料体系热电性能调控方面取得进展。研究人员通过在Cu2SnSe3化合物中构建高密度堆垛层错与内生纳米针(nanoneedle)来散射中低频声子并大幅提升其热电性能,使得Cu2Sn0.88Fe0.06In0.06Se3-5wt.%Ag2Se样品的热电优值ZT在848K时可达到1.61。相关成果发表在N...
日前,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导起草的《硒农业通用术语》团体标准(标准号:T/CAI 015—2022)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正式发布,并于2022年5月16日起实施。 《硒农业通用术语》是国内首个系统围绕硒农业相关概念进行科学定义的规范文件,共包括术语64条,内容涵盖硒的形态、硒的生理功能、硒资源及地区、硒农业和产品、硒农业与产业发展等5个部分,适用于硒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生产、销售...
2022年4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微生物王革娇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了微生物氧化有机硒和单质硒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证明了微生物参与土壤有机硒的氧化,增加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和植物可利用性,为植物富硒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2年4月7日,“富硒鸽肉营养功能评价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品牌创新”项目专家论证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会议由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主办,北京市畜牧总站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斌、侯水生,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参加论证会。
2021年9月14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硒蛋白GB1903.28—2018》修订立项专家论证研讨会在恩施举行。中国疾控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湖北省卫健委、湖北省疾控中心、湖北省卫健委综合监督局及恩施州相关专家出席研讨会,湖北民族大学生物与食品学院院长张驰教授受邀参会并就硒蛋白的界定、原料的对象、生产的工艺、硒蛋白质含量的确定、硒特征性氨基酸的确立、硒检测的方法等发表了修改意...
使用开环聚合方法,通过调整聚合投料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二硒的聚碳酸酯共聚物,该共聚物具有合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分布窄及可调节的硒含量。以透析法、薄膜分散法和超声乳化法将共聚物自组装成胶束,通过粒径和粒径分布以及载药量的对比考察不同胶束制备方法的优劣势。研究表明:透析法和薄膜分散法更适合用于将该共聚物制备成胶束,胶束平均粒径在200nm以内;体外模拟的药物释放实验表明,含二硒聚碳酸酯在谷胱甘肽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