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记录201条 . 查询时间(1.834 秒)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在道德上的思考,诞生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张呈现出内在一致性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都把理论的落脚点置于实现个人自由的基础上。然而,近年来这种个人自由的主张在面对时代的复杂变化时逐渐暴露出内在的缺陷,这促使我们回到马克思和阿多诺重新思考这一问题。
近日,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唯物史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相关高校、党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苏州大学任平教授应邀出席做主题发言,并当选新一届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
近日,我校以邬焜教授为首的人文学院信息哲学团队在国际高水平SCI期刊 Complexity 在线发表论文“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and Nature of Entropy and Negative Entropy Theories”,对当代信息科学兴起之初第一个关于信息本质解读的理论范式,即熵论和负熵论进行了具体解析。这是继2019年在线发表“...
历史告诉我们,贫困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的最低限度,消灭贫困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最低需要。围绕着贫困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不断强化对这一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批判传统观念论、唯灵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真正的实证科学”,立足生活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研究社会历史的总体发展,强调群众史观。恩格斯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唯物史观的最初立场,并将其充分运用到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中,将贫困问题作为社会总体问题...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立项名单。此次项目我校有5部著作入选,我院李维武老师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名列其中。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我院喻丰教授、葛四友教授、冯书怡副教授和郑睦凡老师申报的项目分别名列其中。
今年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1周年纪念日。在山东曲阜孔庙内,礼乐和鸣,庄严肃穆,庚子年公祭孔子大典举行。 9时许,祭孔大典正式开始。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锋模范代表、专家学者、海内外孔子后裔等组成的300多人祭祀队伍,统一佩戴黄色绶带,从孔庙外的神道上缓缓行进。身着汉服的舞者,峨冠博带,手持羽和龠,在大成殿前跳起公祭乐舞。主祭嘉宾向孔子像敬献花篮、行鞠...
2020年9月26日上午,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哲学学会、广东伦理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百年家书——习之堂藏家书百种特展”开幕式在中山大学锡昌堂一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次展览时间为9月26日至12月26日,对公众开放。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获批立项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天勇教授主持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研究 ”获批立项,这是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近日,在教育部公布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成功获批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建系于1956年,同年哲学本科专业批准招生。1986年,被教育部批准设置伦理学本科专业。1999年,设置宗教学本科专业,同年,宗教学系成立,与哲学系并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2005年,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下设哲学系和宗教学系。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即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超越旧哲学的根本点。马克思认为,人的完整性、自由性和全面性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里人的发展的愿景,关于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思想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时代,这一愿景实现的重要思想前提在于确立对待自然界的科学世界观,必须将自然界当作主体来理...
隐喻是比喻的一种,不仅属于常见的修辞形式,而且承载着一定的理论模型。由于没有使用“如”“像”“似”之类的措辞,人们有时根本察觉不到隐喻的在场。但如果深入研究,我们会意外发现隐喻经常居于我们所熟悉的那些思想的中心。例如,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采取了生物学隐喻,意味着社会要经历(不同于无机界的)生长或发展的过程,统一的生命力渗透或协调着社会整体。每种隐喻都会通过类比思维确立一定的理论倾向或想象世界的方...
近日,我系博士后流动站王敬宇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3批特别资助(站中)资助(在公示期)。据悉,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12年获批,自2015年招收第一位进站博士后以来,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共7人,建设和研究成效明显。其中,2人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人获批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1人获批中国博士后(站中)特别资助项目,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C刊以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
一年一度的“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自开办以来一直是两岸学子翘首以盼的学术盛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非常荣幸在历届论坛基础上承办第十三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论坛拟采取线上论坛的形式,预定于2020年11月28日-29日期间通过腾讯会议召开,现诚邀贵院系师生前来参加此次论坛。
2020年7月21日19:00—21:00,南强哲学论坛第181期暨朱子学与中国哲学系列讲座第29讲在腾讯会议举行。本次讲座题为《程颐与朱子为什么反对动机说立场》,由韩国安东大学东洋哲学系郑宗模助理教授担任主讲人,厦门大学哲学系李璐楠助理教授担任主持人,谢晓东教授担任评论人。厦门大学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其他来自全国的学者和哲学爱好者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