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分析化学 >>> 质谱分析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质谱分析相关记录101条 . 查询时间(3.982 秒)
2021年5月21日,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多模态成像用于肿瘤标志物的精准测量”的学术报告。报告中,鞠熀先教授围绕电化学成像、扫描灰度成像、化学发光成像、质谱成像、拉曼成像和荧光成像等手段在肿瘤标志物多模态、多层次测量与成像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标记探针的精准可控合成、高效识别和信号提取、多模态测量和成像系统的设计、肿瘤标志物动态变化的实时追踪...
2021年3月25日,应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庞国芳院士及其团队人员和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李坚院长一行6人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交流。
2020年3月1日,德国质谱学会(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Massenspektrometrie, DGMS)公布了2020年Mattauch-Herzog Award最终结果。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戚羽霖喜获奖项,成为Mattauch-Herzog Award设立32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根据2019年9月10日加拿大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Canada, RSC)官网消息,我校化学系83届校友厉良( Liang Li, PhD)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颁奖仪式将于11月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厉良教授,分析化学家。1979-1983就读原杭州大学化学系,1989年毕业于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化学系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北京大学雷晓光课题组与合作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董梦秋课题组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论文,开发出新型精氨酸选择性化学交联剂ArGO和精氨酸/赖氨酸双选择性化学交联剂KArGO,并且证明该类新型化学交联剂可以极大推动化学交联质谱技术发展,帮助阐明复杂蛋白质结构和发现新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文章题目为:“Improving mass spectrometry anal...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副研究员潘洋团队一直致力于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技术研究,并在实验室部署下,以生命科学和能源化学前沿问题为导向,发展了一系列实验技术和手段。近日,该团队发展了一种基于DESI的二次光电离质谱成像技术(DESI-PI-MSI),并和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熊伟合作,对模式动物小鼠的脑、脊髓等组织切片进行质谱成像研究。该研究成果以Imaging of polar and ...
质谱成像技术(MSI)是基于质谱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成像新技术。MSI通过直接扫描生物样本,可以同时获得多种分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免荧光标记、不需要复杂样品前处理等优点,已经成为基础医学、药学、微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关键技术之一。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DESI-MSI)是目前较广泛采用的常压成像技术。这种方法将雾化溶剂液滴吹扫组织切片表面,使待分析物溶解并发生电离,离子进入质谱接口进行检测。这种方法...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成像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王晓东教授在MALDI-MSI新型基质发现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筛选发现了一种新型安全绿色基质:3, 4-二甲氧基肉桂酸(DMCA),该基质具有离子化效率高、基质背景干扰少、微米级结晶尺寸且形态均一性好、化学稳定性强等优点,同时适用于动、植物组织样本表面多种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检测。相关研究成果以“3,4-dimethoxycinnami...
由李文兰教授等撰写的学术论文“基于UPLC-Q-TOF MS的吴茱萸致肝毒性部位及入血成分分析”发表于《质谱学报》2017年第38卷第3期,此论文被评为《质谱学报》2017年度高被引论文第3名。《质谱学报》系由北京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主办,该刊被EI工程索引(美)(2018)、Pж(AJ)文摘杂志(俄)(2014)、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
近日,第九届金桥奖颁奖会议在北京召开,我校高等技术研究院科学仪器创新团队的“介质阻挡放电质谱离子源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金桥奖突出贡献优秀项目奖。学校地方服务与合作处和项目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代表获奖单位领奖。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2017年8月29日上午,应科技处、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国际著名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斯坦福大学Richard N. Zare教授,在千佛山校区作了题为“Mass Spectrometry, Drop by Drop”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由校长唐波主持,化学院师生聆听了报告。 报告中,Richard N. Zare教授对质谱分析法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做了深入...
2017年6月27日,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余晓英高级科学家应邀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学术交流。交流期间,余晓英老师做了题为“生物界面的原位分子影像”的报告,详细地介绍了液体-真空界面分析系统(System for Analysis at the Liquid Vacuum Interface,SALVI)的发展历程,该系统...
质谱法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或电场中的运动规律,然后按照质量或荷质比实现分离分析的技术。早在1898年,W.维恩用电场和磁场使正离子束发生偏转时发现,电荷相同时,质量小的离子偏转得多,质量大的离子偏转得少。1913年J.J.汤姆孙和F.W.阿斯顿用磁偏转仪证实氖有两种同位素。阿斯顿于1919年制成一台能分辨一百分之一质量单位的质谱计,用以测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成功鉴定了多种同位素。质谱计的发展也从只...
目前,作为一种关键的分析技术,质谱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科学、国土安全、系统生物、药物发现等领域。质谱分析是基于质量-电荷比(m/z)的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普遍适用等优势。在质谱分析中,离子化是将中性分子带上电荷的关键的第一步。现在商用的离子化方法大多依靠直流(DC)高压在离子源中将样品分子转化为气相离子。但是,在电离化过程中,离子的数量(Q)并不受电压(V)控制。因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