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量子化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量子化学相关记录54条 . 查询时间(1.75 秒)
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称人工微结构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量子物理和材料的研究,力争从经典到量子领域研究的跨越式发展。今年,人工微结构中心,特别是所属的南京大学团队,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际一流科研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又有长足进步。
日前,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Quantum Molecular Science,IAQMS)第54次院士大会举行,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黎书华教授当选为该科学院院士(官网链接:http://www.iaqms.org/news.php)。根据提名人的介绍,黎书华教授在发展计算大分子和凝聚相体系电子结构的高效计算方法和计算强关联电子体系...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及同事在超冷分子和超冷化学量子模拟研究领域获新进展,首次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超低温度下弱束缚分子与自由原子间发生的量子态可分辨的化学反应,并实现了其动力学的探测,从而向基于超冷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学研究迈进了重要一步。该成果2017年7月4日发表于《自然—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赵博、陈宇翱等在超冷分子和超冷化学量子模拟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在实验上直接观测到超低温度下弱束缚分子与自由原子间发生的态态的化学反应,实现了可控态态反应动力学的探测,从而向基于超冷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学的研究迈进了重要一步。7月4日,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物理学》上 [Nature Physics 13, 699–70...
2017年6月8日,国家外国专家局通过“教科文卫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管理系统”公布2017年度高端外专项目审批结果,我校“量子化学多尺度方法”等16个项目获批立项,经费支持总额61.3万元,创历史新高。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于近日揭晓,我院范辉军教授负责完成的“奇点量子化理论研究”项目获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我院此前已有多位教师荣获此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包小辉等人近期采用冷原子系综,成功研究出百毫秒级高效量子存储器,为远距离量子中继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5月31日发表了该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今天上午去世。出生于1920年的徐光宪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不久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从事研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从事量子化学、配位化学、稀土化学及萃取化学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注重自然...
日前,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公布《关于批准2014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决定》(陕教位[2014]5号),批准79篇学位论文为2014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我校教育学院司晓宏教授指导的教育学原理专业杨令平博士的学位论文《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心理学院游旭群教授指导的基础心理学专业姬鸣博士的学位论文《任务优先及中断:基于“专家”飞行员的CTM失误研究》、历史文化学院陈...
量子多体系统是凝聚态物理学中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近些年在冷原子的研究方面,美国的檀时钠教授发现两体短程关联刻画了稀薄冷原子多体系统的普适行为。这种两体短程关联反应了在短距离极限下发现两个冷原子的几率,现在被称为Tan Contact。另一方面,量子临界性是量子多体系统在相变临界点附近所表现出的集体关联普适规律。如何理解超流与正常费米气体在相转变温度附近的Tan Contact 成为本研究的热...
2014年10月13日两个研究团队都隶属于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的量子计算机通讯技术卓越中心。该中心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硅片单原子自旋量子比特。2012年和2013年《自然》杂志对此均有报道。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及瑞典科学家合作,实验实现了量子态可恢复的新型量子测量,并验证了量子测量过程中信息提取与量子态恢复之间的转化等式关系,从信息提取的角度推进了对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的理解。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X》杂志。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陈帅等与清华大学翟荟小组合作,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在超冷铷原子玻色气体中人工合成自旋-轨道耦合的基础上,首次在实验上成功确定自旋-轨道耦合玻色气体在有限温度下的相图。该实验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在4月初出版的国际权威物理学杂志《自然·物理学》上,标志着我国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的这一重要实验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3年10月28日报道,一种常见的蓝色染料或许能在量子计算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种染料名为酞菁铜(CuPc),其分子与叶绿素分子类似,是一种低成本有机半导体材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许多家庭用品中都可以看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加工成薄膜,能够很容易地用于电子设备当中。类似的新研究中,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纳米技术中心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超导的产生源于电子间的配对。配对电子量子波函数的对称性是理解超导电性的关键。对于具有中心反演对称性的超导体,在自旋-轨道耦合可以忽略的情况下,中心反演对称性的结果归结为配对电子波函数的宇称 (即在空间反演下波函数的奇偶性)以及电子对的总自旋是0(自旋单态)还是1(自旋三重态)。传统理论对超导电性的认识均认为当电子对处在自旋单态时,其波函数宇称为偶。近期,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