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化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95条 . 查询时间(3.073 秒)
金属有机杂环化合物是指一个金属同时与两个碳成键,例如,金属杂环戊二烯,含有两个M-C(sp2)键的五员环化合物,可以看作是一个环戊二烯的碳原子被一个金属所替代。金属有机杂环化合物在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中是一类重要的中间体,例如,烯烃复分解反应的机理就经历一种重要的金属杂环——金属杂环丁烯;炔烃三聚反应能高效合成苯衍生物,其反应中经历金属杂环戊二烯中间体。金属杂环戊二烯类化合物在元素周期表中有...
在一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日前,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闫冰教授课题组在稀土-MOFs纳米荧光探针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稀土-MOFs纳米荧光探针对部分有害物质高效的生物监测。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中,其在水体、大气及食物中的残留长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建立环境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对于环境污染风险防控、保护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稀土发光MOFs因结...
泡沫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能,如高比表面积、可压缩性、声波控制、光学衍射和散射、同时具有固体和液体的力学性质等,其应用涵盖了材料科学、海洋工程、环境科学、生物医药、化学工程、食品生产及微电子学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泡沫是一个不稳定体系,其结构会在奥斯瓦尔德熟化机制下进行演变,存在一种类似丛林法则的“弱肉强食”现象,即大的更大,小的更小,最终消失。因此,对其结构演化的有效调控成为了...
近日,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教授团队在美国化学会旗下的《化学研究评述》(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期刊上发表综述论文《结构完美性能优异的超长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Controlled synthesis of ultralong carbon nanotubes with perfect structures and extraordinary properties)...
近日,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王晓红课题组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影响因子:13.33)在线发表了《通过β晶向自调控实现具有超高压电性的聚合物纳米纤维》(Ultrahigh Piezoelectric Polymeric Nanofibers via Self-Orientation of β-Phase Nanocrystals)研究论文,揭示了压电聚合物纳米纤维的压电晶相在氧化石墨...
继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和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之后,中国化学会与英国皇家化学会联合筹办“化学前沿”系列期刊的第三本—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材料化学前沿》创刊号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出版发行。该期刊将聚焦新型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领域,报道先进性功能材料...
2016年,经过提名、遴选,3名国际著名科学家获得“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称号。此称号旨在表彰对中国化学及中国化学会与外国学会间交流做出贡献的国外友好人士、国外卓越的学者、专家,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著名科学家间的联系。
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以下10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2016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17年12月29日,中国化学会公布“2016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王婕妤副教授获此殊荣。本次获奖的还有北京大学伊成器研究员及我院校友重庆大学蓝宇研究员和厦门大学的朱志教授。
记者2016年12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健君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春雷、研究员方海平和新疆大学教授马纪合作,揭示了抗冻蛋白的不同面对冰核形成分子层面的机制。这一结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2016年12月29日,中国化学会公布“2016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王婕妤副教授获此殊荣。本次获奖的还有北京大学伊成器研究员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校友重庆大学蓝宇研究员和厦门大学的朱志教授。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学会设立最早的学术奖励。主要授予在化学科学某一学科、化学应用、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
2016年12月19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大卫•科恩伯格(Roger David Kornberg)教授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学术报告厅为东北大学师生作学术报告。沈阳市委常委、和平区委书记冯守权,副市长姜军等领导,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以及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领导出席报告会。
高分子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伤口敷料、疾病诊断与治疗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传统水凝胶的性能难调控、力学强度弱、生物相容性差、生物不可降解,限制了其临床实际应用。
2016年12月12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邀请,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赵汉英教授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并作了题为“巯基化学反应在聚合物组装及生物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中,赵汉英教授介绍了巯基化学反应的作用机理等基础知识,其带领的课题组在功能性聚合物分子刷研究方面取得的系列进展,聚合物分子刷与纳米技术结合方面的工作以及带有聚合物分子刷的纳米...
有序组装体的结构与功能调控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传统组装一般在水或有机溶剂中进行,超临界流体是具有许多独特性质的新型介质和功能流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化学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新型介质调控有序组装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