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管理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药物管理相关记录392条 . 查询时间(1.218 秒)
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是由于FLT3酪氨酸激酶的突变引起的,其中内部串联型(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ITD)突变患者预后非常差。以FLT3为靶点用于治疗FLT3突变型AML的药物开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2017年5月16日,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局(以下简称为“麻管局”)第119次会议上,湘雅名医、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郝伟教授当选为麻管局第一副主席。郝伟教授是精神病学与成瘾医学领域专家,是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一级协会)现任会长,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酒精与药物滥用专家组成员、WHO成瘾行为与健康合作中心主任、国际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指南工作组成员、曾任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
细菌耐药性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性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目前临床上极度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多药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药物,全球范围内处于临床研究的候选药物更是寥寥无几。2017年,世卫组织根据对新型抗生素的迫切需求程度将其分为极为重要、十分重要和中等重要三个类别。列为极为重要的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CRA)、绿脓杆菌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CRE)三种细...
2016年11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举办的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项目“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国际科技培训班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开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4个国家共2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近代物理所医学物理室研究人员在开展纳米药物在放射肿瘤学中应用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了纳米药物联合放疗治疗癌症的新模式,验证了电离辐射作为细胞周期依赖的靶向手段可增强纳米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滞留。
屠呦呦研究员负责的“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研究近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这是继青蒿素类药物治疗疟疾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研究员团队为人类健康做出的新的贡献。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被认为是改变行业的关键节点,生物医疗行业亦不例外。日前,由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梅斯医学主办的“开放•链接•服务”的2016生物医疗大数据研讨会暨华理-梅斯生物医药开放链接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交通大学-耶鲁大学联合生物统计中心、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曙光医院、万达信息等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企业的300余位专...
清华大学成立药学院(图)     清华大学  药学院  药学       2015/12/29
2015年12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药学院成立仪式在主楼接待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岩院士,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同志,著名药物学家、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凯先院士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共同为“清华大学药学院”揭牌。成立仪式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姜胜耀宣读了“关于成立清华大学药学院的决定”...
哮喘作为人体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近年来哮喘患病人数因各种原因逐年上升,使得这一问题更不容忽视。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ucoids receptor,GR)是一个开发治疗哮喘药物的热门靶标。至今,以其为靶点开发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fluticasone furoate已作为当今最为有效的治疗哮喘药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市场中,然而大量的临床实验表明...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唐炜研究员名列其中,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唐炜研究员主要从事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药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该类疾病作用机制及靶标发现新技术方法研究及相应创新药物研发。10年来,从我国传统医药资源中的靶向活性化合物出发,通过构建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结合活性导向的分子、细胞筛选体系,进行创新药物发现研究,并拓展至干预新...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联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专题询问。
近期,Elsevier授权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The Future of Drug Discovery: who decides which diseases to treat? 中译本——《药物发现的未来:谁来决定治疗哪些疾病?》。该中译本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王明伟率领团队翻译。该书的主要作者Tamas Bartfai教授自2007年以来一直担任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科技...
长久以来,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而抗凝药物被广泛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传统抗凝药物如肝素(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等,在发挥其抗凝作用的同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难以满足临床的广泛需求。因此开发新型可以口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凝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药物所龙亚秋研究组基于氧化偶联反应的机理,精巧地设计了N-烷基-N'-苯基甲脒底物,第一次实现了通过溶剂极性或氧化剂体系调控sp3 C−H/sp2 C−H或N−H/sp2 C−H的直接偶联,从而选择性合成喹唑啉和苯并咪唑。该方法不需要任何金属、碱或其他添加剂,具有直接、高效、原子经济性高、环境友好、底物结构适用性广泛等优点。该工作于今年6月发表于...
2014年9月22日,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表彰了99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6个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药物所于德泉院士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成为院校继肖培根院士(2002年)、郎景和院士(2006年)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