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有机化学 >>> 元素有机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元素有机化学相关记录28条 . 查询时间(2.187 秒)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驱动生态系统形成演化的最基本过程。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输与分配是单向的,且依靠物质循环过程进行,而物质循环则具有多向性和往复性。长期以来,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重点关注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循环过程,忽视了组成生态系统的多要素之间的耦合特征,且与能量流动间的关联研究较少,这导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研究脱节。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梁玉婷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研究单位,在冬季变暖对作物生物量碳影响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winter soil warming on crop biomass carbon loss from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为题,已在线发...
施肥措施可影响茶叶品质相关的代谢过程。过量施用化肥可导致茶叶品质的降低;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高涨,只施用有机肥是否能达到最高的茶叶品质?为回答该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尹春英研究团队以老川茶为试验对象,设置无肥(CK)、化肥 (CF)、有机肥(OF)及化肥与有机肥联合施用(CF+OF)四种处理,测定了茶叶中多酚、氨基酸、黄酮、儿茶素及咖啡因等关键品质成分含量,分析了决定茶叶品质的酚氨...
2023年10月8日,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上官周平研究员团队在陆地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并以“C:N:P stoichiometry of plants, soils, and microorganisms: Response to altered precipita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生态环境领域著名期刊Global Change Bi...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发育于富含稀土元素的花岗岩风化壳中。风化过程中稀土元素的活化、迁移和再富集是形成此类矿床至关重要的环节。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认识到,微生物和其他地球化学因素共同控制着风化过程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但具体的微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仍未明晰。为了探究微生物对花岗岩风化过程中稀土元素活化和分异的影响,以及了解微生物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的潜在贡献,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系统研究所广...
碳组分是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占到其质量的30%~60%。碳气溶胶对于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湿沉降是去除大气中碳气溶胶的主要方式,但目前对于中国城市湿沉降中含碳组分的研究还不多。前人对大气碳气溶胶的研究表明化石源是其重要来源。
近日,我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志博副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潘明虎教授团队合作,发现了氧化钛表面低温光催化C-H键断键反应,并且在单分子层面上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解释。C-H键是有机化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化学键,与其断键及进一步合成相关的化学反应常常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并且选择性较差,理解其反应机制以及寻找新的低温下的反应类型对于实际生产至关重要。半导体表面光致反应通常可以在较低的温度...
碳氢键是有机分子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化学键。如何对惰性的碳氢键进行高效地转化,是有机化学的前沿热门领域。由于复杂的有机分子中通常含有多个不同类型的碳氢键,如何精准地活化某一个特定位置是该领域的难点。目前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导向基团与金属配位来实现。从早期利用锂试剂进行邻位锂化,到现在广泛使用的过渡金属参与的导向金属化,金属与碳氢活化一直是紧密相连的。然而,这些方法通常使用贵金属作为催化剂,造成生产成本...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主族元素有机化合物与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截然不同的化学性质,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的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含量7.4%),价格便宜, 无毒而环境友好。然而,将其用于催化有机反应从而替代传统的贵金属催化一直是国际化学界的难题。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杨智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非贵金属铝催化有机合成反应,设计并合成了特殊结构的铝氢化合物,用于催化炔、醇、胺、以及硫醇的硼氢化反应获得了很...
在过渡金属有机化学中,金属卡宾配合物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人们理解过渡金属和主族元素的成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这类配合物具有一些优秀和独特的反应与催化性能。许多过渡金属卡宾配合物被合成和应用,但是稀土金属卡宾配合物是个例外。稀土金属离子的d轨道能级明显高于其它过渡金属的d轨道能级,造成稀土和卡宾的轨道能级匹配性很差,稀土金属离子与卡宾基团的双键极不稳定,非常容易发生配体重分配和其它副反应。虽然人...
高原冻土这个概念进入到普通民众的视野大概是在21世纪初期青藏铁路的建设中,而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张廷军教授从1982年就开始了冻土领域的研究。2009年从美留学归国后,张廷军发现高原冻土的数据库基本是空白,于是组建团队开始了对高原冻土的研究。2011年,张廷军团队的冻土碳循环研究初见成效,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深入研究的成果一步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冻土的神秘面纱。
日前,困扰有机化学界多年的一个氮杂环化学合成难题,被南开大学的科研团队攻克。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弓、何刚团队首次实现了对具有高“环张力”的苯并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填补了含氮杂环分子研究的一项重要空白。2016年8月1日出版的国际顶级化学学术刊物《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发表了介绍该成果的论文。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余金权教授、戴辉雄博士以N-甲氧基甲酰胺为导向基团,采用零价钯作为催化剂,通过最为绿色环保的空气为氧化剂,现场生成具有催化活性的二价钯物种,实现了杂环化合物碳—氢键官能团化新突破。该研究打破了碳—氢键活化中传统的选择性规律,有望在药物分子多样性合成及修饰方面实现应用。近日,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硫化物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类矿物,其形成往往与地质运动或生命活动相关。硫化物中的硫同位素组成是示踪生命活动,厘定地质过程的重要依据。传统离子探针硫同位素分析精度虽然可以达到0.1-0.2 ‰,但其束斑一般为10-30 μm,不适用于微生物活动相关的微细硫化物颗粒(<5 mm)和硫化物复杂环带等样品的硫同位素分析。纳米离子探针具有高空间分辨的特点,但通常其分析精度较传统离子探针逊色,前人在~2 mm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