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国际动态 生物药物学相关记录130条 . 查询时间(1.197 秒)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研究人员在《细胞》发表研究,介绍其发明的组织成像方法(CATCH),能够更精准地显示药物与靶标的结合位置,有望成为药物研发的常用工具。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造血系统的髓系原始祖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22年美国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病例约20050例,死亡病例约11540例。尽管AML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前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AML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差(< 40%)。因此,临床上急需开展基于新靶点、新机制的抗AML药物研究。
北京时间1月19日上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官网公布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2022 ASCO GI)即将发布的研究摘要。其中,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PD-1抑制剂单药用于晚期肝癌达到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试验KEYNOTE-394,各项研究数据结果首次亮相。1月21日晚,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南京金陵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将作为主要研究者,在会上分享最新研究结果。
2021年,俄罗斯研制和生产的4种新冠疫苗(腺病毒疫苗“卫星-V”、合成疫苗EpiVacCorona、灭活疫苗Kovivak、“卫星-Light”)已投入大规模接种。在腺病毒疫苗“卫星-V”基础上研发的鼻喷式疫苗正在试验阶段。
澳大利亚一项临床前研究表明,在控制糖尿病、中风和心脏病等疾病方面,调整饮食结构可能比服用药物更有效。研究显示,营养(包括总热量和常量营养平衡)对衰老和代谢健康的影响比3种常用糖尿病和延缓衰老药物更大。日前,相关成果发表于《细胞—代谢》。
中美科研人员联合研究发现,源于横纹肌的蛋白MG53不但可以像“盾”一样预防肝损伤,还能以“矛”制肝损伤的“矛”及修复“伤口”,为疗效确切但对肝脏毒副作用大的中西药、新药研发等临床应用带来远大前景。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曾春雨团队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麻建杰团队联合研究的这个课题,韩愈等研究人员为第一作者。11月3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肝脏病杂志》上。
近期,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曲妥珠单抗-德鲁替康可有效治疗(TrastuzumabDeruxtecan)HER2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该研究成果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题为:TrastuzumabDeruxtecan in HER2-Mu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学部主任刘韶教授团队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并以“DDInter: an online drug-drug interaction database towards improving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and patient safety(DDInter:一个用于改善临床决策和患者安全的在线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
以色列研究人员最近公布的两篇预印本研究论文显示,接种第三剂辉瑞新冠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风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样本制备方法来检测SARS-Cov-2,即引起COVID-19的冠状病毒。该方法绕过了提取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RNA,简化了样本纯化,并可能减少测试时间和成本。相关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8日在线发表在i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ensitive extraction-free SARS-CoV-2 RNA ...
当前,COVID-19 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已造成超过两亿人次的感染和四百多万人次的累计死亡,基于 qRT-PCR(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的检测是当前诊断 COVID-19 的金标准。尽管说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其操作仍然过于复杂,检测时间长达数小时,无法实现快速的即时检测。因此,开发比 qRT-PCR 更快速、更容易实施的诊断检测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7日刊登的一项报告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疫苗诱发免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VITT)患者的血清后,发现一些人接种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后出现这种罕见症状的机制,这有助于找到预防这种症状并提升疫苗安全性的方法。
一种使用化学敏感的“软”X射线新技术,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更简单、非破坏性的方式来了解纳米世界。2021年5月25日,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Brian Collins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文章,展示了X射线方法在智能药物递送纳米颗粒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纳米结构研究上的应用能力。
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MSM)患HPV相关肛门癌的风险很高。对于与携带HIV男性发生性行为的年轻男性(MSMLWH),关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肛门癌前体,即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患病率知之甚少。对此类男性建议接种HPV疫苗,但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对疫苗型HPV感染及其相关LSIL/HSIL的保护作用尚未得到研究。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卫健委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陈永恒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121)上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53-mediated Mitochondrial Apoptosis”的原创性论著。该研究首次解析了p53/BCL-xL复合物的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