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物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12条 . 查询时间(2.58 秒)
教育背景:1994.9-1998.7 吉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9-2003.7 吉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3.7-2006.9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讲师;2006.10-2010.9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讲师、副教授;2006.11-2008.8 韩国世宗大学 博士后;2010.10-至今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教育背景:1998.9-2002.7 吉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9-2007.7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7.7-2009.9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讲师;2012.3-2013.4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博士后;2014.3-2018.2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博士后;2009.9-至今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副教授。
教育背景:1996.9-2000.7 沈阳工业学院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9-2002.6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硕士;2002.6 - 2005.6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杨永胜,1971年12月出生,博士,副教授。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12月-2005年3月,在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做博士后。承担过结构化学、精细化工、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应用电化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有机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发展简史、化工营销和煤化工基础等课程的教学。研究方向是电化学和功能材料。主持了校级...
李启彭,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教授。2015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20年7月,从云南大学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主讲过《结构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主要从事配位聚合物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厅级等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徐雯,女,副教授。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学习,获得物理化学硕士学位; 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进行访问学习。2005年9月至2009年1月在南京晓庄学院任教,2009年2月至今在黄山学院工作,主要讲授《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科研上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现已主持完成省教育厅自然基...
李廷真,男,1978年11月生,博士,教授,中共党员。现任重庆三峡学院环化学院院长。2007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2007年7月到重庆三峡学院任教。现为重庆三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吴汉福,男,1972年生,贵州省沿河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以及资源化学、环境功能材料和生态修复方面科学研究。
吴红,女,汉族,1980年6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六盘水师范学院青年学术骨干,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工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煤炭催化转化。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省部级6项,地厅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5篇,国家专利10项。主讲课程:物理化学、工业催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外语、煤化学等。
李济澜,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和材料化学的教学工作,科研上目前兴趣在无机材料的开发制备和碱性二次电池的研究,主持完成一项校级课题,主持在研一项省科技厅项目,参与市厅级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4篇。
赵继阳,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副研究员,2010/09–2016/07,南京大学,物理化学,博士;2003/09–2006/07,延边大学,物理化学,硕士;1999/09–2003/07,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士。
李慧泉: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阜阳师范学院“光电功能复合材料研发中心”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在福州大学省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期间主持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71961);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参加过973项目(2005CB2214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1091)的研究。
黄继明,男,1986年6月出生,汉族,江苏省徐州人,硕士研究生(博士在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创制的基础研究。
卫应亮,博士,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洛阳市科技标兵,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9篇。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10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主持人,现正在主持河南省基础与前沿计划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作为主要编著者,参与编写高校教材《分析仪器及维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作为主编,负责编...
牟志刚,男,江苏常州人,2000年6月苏州大学本科毕业,2003年6月获得苏州大学硕士学位,2013年12月获得苏州大学博士学位,2016.01-2016.12多伦多大学化学学院访问学者。2004年8月在江苏理工学院工作,主讲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出版教材2部,2012年获得江苏理工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