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 中医临床基础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人物 中医临床基础相关记录142条 . 查询时间(4.314 秒)
  施今墨,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提倡中西医结合,培养了许多中医人才。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治愈了许多疑难重症,创制了许多新成药,献出700个验方。为中医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
秦伯未,中医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王晞星 男,汉族,祖籍山西稷山县,1959年生。现任山西省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山西分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中医》杂志主编。是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工程省级人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晞星大学毕业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已20余年。师从肖汉玺,在中医诊...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从医执教60余年,9月19日(农历八月二十)将迎来八十寿辰。周老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南京中医学院院长、七届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组组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为江苏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2...
张琪(图)     张琪  中医       2008/7/31
张琪,原名张锺麟,男,汉族,1922年11月14日出生,河北省乐亭县人。   1944年在哈尔滨市天育堂附设锺麟诊所行医,1952年参加哈尔滨市第四联合诊所组建为工人诊治疾病,1955年在黑龙江中医进修学校任教,1956年调入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现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至今。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
刘吉善, 男,1953年出生,主任医师,中医杂病专家,十堰市中医医院院长,湖北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湖北中医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十堰市中医学会会长、湖北省第九、第十届人大代表。   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30余年,擅长中医文化研究,相继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或学术活动中交流、发表各类中医药专业论文数十篇,其中有“汉字文化证实中国最早医书有针法——论马王堆医书中的‘久’”...
刘沈林,男,汉族。江苏南京人,1949年生。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医院协会副会长,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中医药》杂志主编。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坚持临床,每周接诊大量病人,精心治疗;坚持学习,遵循“每日必有一得”的座右铭,日则应诊,兼理行政事务,晚...
张镜人(1923~ ),名存鉴,男,汉族,上海市人,主任医师,终身教授,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首届上海市名中医。 历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暨中医气血理论研究室主任、上海医科大学教授、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顾问。全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顾问;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中医药情报研究所顾问等职。...
张景岳     张景岳  岳类经  景岳全书       2008/4/24
张景岳(1563-1640),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张景岳生于嘉靖四十二年,自幼聪颖,因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其父张寿峰是定西侯门客,素晓医理。景岳幼时即从父学医,有机会学习《内经》。13岁时,随父到北京,从师京畿名医...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       2008/4/24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少时广涉浓猎经史子集,读书之暇随父习医。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此时张氏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
朱肱     内外二景图  伤寒百问  朱肱       2008/4/24
朱肱(约11世纪至12世纪间),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因曾官奉议郎,人称朱奉议。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但无意为官,退而酿酒著书,其间对《伤寒论》深有研究,值朝廷重视医学,遍求精于医术之人,朱肱遂被征为医学博士,后因书苏东坡诗获罪,被贬于达州(今四川达县),次年还为朝奉郎提点洞霄宫。朱肱研究伤寒最重经络,认为不识经络,则犹触途冥行,不知邪气所在。在用经络循行部位和生...
张再良,男,1952出生。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1987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医学博士博士学位,师从殷品之教授。从事中医的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三十余年。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擅长中医临床经典的讲授,对中医经典的教学与研究积有一定的心得与经验。目前主要以《金匮》病证与治法方药的研究为主。曾主编《金匮指要》、《中医古典临床精华》、《中医日...
刘兰林,女,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安徽中医学院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副主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新世纪规划教材《温病学》编委。从事温病学教学、临床及科研二十余年,长期致力于外感热病学研究,形成了温病学理法方药的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方向及外感病辨治规律与治疗机理的研究思路。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8部。
范仁忠,男,1946年7月生,现为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生导师,教授,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主任、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研究会副主任委员。长期坚持临床实践,主攻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疑难疾病,获效卓著。出版《中医治法精粹》、《中医高效专方精选》、《胃肠病的中医治疗》、《关节痛的中医特色治疗》、《性病和性功能障碍的中医治疗》等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112...
蒋小敏,女,49岁,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之一,现任江西中医学院临床基础学科副组长兼附属医院国医堂主任,江西省重点建设学科伤寒方向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中医內科学会委员。主讲的伤寒论课程评为省级优质课程,主编、副主编或协编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正主持江西省卫生厅课题一项、参加江西省教育厅课题一项;一直从事中医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本学科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