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3.22 秒)
罗勇锋,男,中共党员,中南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物理学教授,中国林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物理教研室副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柔性光电器件、能源与催化、微生物电化学、微波与生物质材料相互作用等领域研究。近年来在Nature Photonic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
2007年12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物理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访学1年。2018年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2022)。曾获第十七届伍达观教育基金先进教师奖、2017年度“红云、红河”优秀教师奖、2014年度昆明理工大学教师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
王乙潜,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青岛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
杨文华,女,1981年出生,吉林大学物理化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主要关注高压下纳米材料的物理特性及纳米氧化物的气敏特性。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多篇,主持山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及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
教育背景:1989.9-1993.7 吉林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9-1999.7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9-2003.7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教育背景:1994.9-1998.7 吉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9-2003.7 吉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3.7-2006.9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讲师;2006.10-2010.9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讲师、副教授;2006.11-2008.8 韩国世宗大学 博士后;2010.10-至今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教育背景:1996.9-2000.7 沈阳工业学院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9-2002.6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硕士;2002.6 - 2005.6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李启彭,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教授。2015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20年7月,从云南大学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主讲过《结构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主要从事配位聚合物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厅级等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李廷真,男,1978年11月生,博士,教授,中共党员。现任重庆三峡学院环化学院院长。2007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2007年7月到重庆三峡学院任教。现为重庆三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吴汉福,男,1972年生,贵州省沿河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以及资源化学、环境功能材料和生态修复方面科学研究。
吴红,女,汉族,1980年6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六盘水师范学院青年学术骨干,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工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煤炭催化转化。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省部级6项,地厅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5篇,国家专利10项。主讲课程:物理化学、工业催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外语、煤化学等。
李慧泉: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阜阳师范学院“光电功能复合材料研发中心”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在福州大学省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期间主持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71961);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参加过973项目(2005CB2214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1091)的研究。
卫应亮,博士,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洛阳市科技标兵,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9篇。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10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主持人,现正在主持河南省基础与前沿计划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作为主要编著者,参与编写高校教材《分析仪器及维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作为主编,负责编...
张莹琪,女,教授。主讲《物理化学》等课程,主要从事微乳液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工作。主持省级科研、教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3篇被EI收录。出版教材1部,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多次获院级“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优秀奖”、 优秀共产党员”、“知识女性专业技能先进个人”等荣誉。
文瑾,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功能粉体材料;任教课程: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