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毛泽东思想研究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会议中心 毛泽东思想研究相关记录106条 . 查询时间(2.455 秒)
军队的问题,这次会上谈得不错。这些问题的处理 ,我都赞成。虽然有些问题处理得并不是完全令人满意 的,但是现在也只能这样。   体制改革的问题,杨尚昆同志已经讲了,我不想多 讲了。只讲一点,就是体制改革要提到怎样一个高度来 看。最近我有两次讲话,讲了对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搞 好现代化建设的四个保证。第一是体制改革,目前进行 机构改革。第二是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 的各族人民都...
文章来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01期【摘要】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全国各族人民都以无限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中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各簇人民十分爱戴的革命领袖.他对各族人民关心备至,认真地解决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指引民族工作的发展,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和共同发展,立...
毛泽东的社会价值论     毛泽东  社会价值论       2007/12/7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02期 【摘要】 毛泽东的社会价值论包括人民群众主体观、社会平等观、政治优先原则和崇尚道德的价值取向。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价值主体,由政治和道德来维系人际关系,推进革命和建设,以达到社会平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化。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毛泽东的社会价值论发展到了...
文章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3年06期 【摘要】 作为无产阶级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才华横溢的学者和诗人,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由他打下的基础,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永远怀念毛泽东。 【作者】 赵曜. 中共中央党校 教授.
文章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03年12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和顺序上的特殊性。在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正确分析了世界历史状况和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只有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才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道路理论,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同志们:   这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开得很好,圆满完成了预定 的任务。现在,我讲四点意见。   第一点,关于形势和改革。   大家都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将近七年,是 建国以来最好的、关键性的时期之一。这确实来之不易。 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   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阮 青[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 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7)07-0048-01近日,为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讲话五十周年,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邀请北京部分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重温毛泽东的著作,肯定其在毛泽...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06年第二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永恒主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形势和任务的不同,对共产党的先进性也就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社会政治意义在于进一步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实现长期执政执好政的目标。 作者单位:系韩国学者、韩国启...
论毛泽东法学思想及其发展     毛泽东       2007/8/3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06期毛泽东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马克思法学作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宪政思想、反腐倡廉法制思想、刑事司法思想、劳动改造罪犯思想等四个方面。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法制思想,在刑法学、法制原则、法制体制和立法思想方面有很大的推进。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思想,把毛泽东法学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文章来源《宁夏党校学报》 2003年06期"人民立宪"思想是毛泽东宪政思想的精髓,它经历了人民授权、人民民主两个发展阶段,对中国的宪政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解析这一思想对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广东广州510053 .
文章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02期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毛泽东提出以"民主"来打破"历史周期率",并在民主实践上奠定了我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 作者单位:山西林业技工学校 山西. 太原. 030009.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05年第3期[文摘]:毛泽东的统一战线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人类政治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毛泽东开展统一战线的许多办法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其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不能离开统一战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是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农民是无产阶级最主要的同盟军,无产阶级必须积极主动地争取和坚持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革命和反革命的阵线是可以变动的,处理与民族...
论毛泽东的人民利益观      毛泽东       2007/8/3
文章来源《学习论坛》 2003年10期【摘要】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就人民利益的地位、人民利益的主体、人民利益关系的处理、人民利益的实现等作了深刻的阐述,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人民利益观 【作者】 赵士红. 河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文章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1994年01期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在阶级分析,‘统一战线,红色政权,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党的建等多方面都有论述。尽管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所论述的各个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和连续性,但在夺...
文章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3年04期 【摘要】 毛泽东的人民观的价值取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价值取向来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毛泽东人民观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 吕慧萍. 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