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宋元明清哲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宋元明清哲学相关记录363条 . 查询时间(3.083 秒)
提要:湛若水通过《格物通》这一巨著,力图确立从先秦儒家到宋明儒家的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体系是宋明“道统”意识的发露。他继续保持心学所固有的本体论结构,同时也包容或吸收气学派的气本论和程朱学派的理本论。从“天人同体”出发,他导出理与气、心与气、性与气、心与理的“合一”境界。他特别主张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境界基于知觉灵明的人心得其“中正”,为“天理”的心本论。他倡导的“合一”境界作为自己固有的...
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接受北宋五子的研究成果,从而确立了一套完整的理学理论体系。北宋五子针对佛教和道教的挑站,把儒家文化价值理念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之上进行研究,试图建立理学本体论。从目前学术界的硏究情况看,通常把朱熹的本体论的思想归结为一个抽象思辨的哲学问题,心性论的问题.就理论的思惟模式而言,这种影响当然确实存在,无可讳言,但是,这种看法抹然了儒佛之间的根本差异,忽视了原本蕴含于理学本体论所本...
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指示人所具有的骨肉情感作为平等的根据,义指示人要在各自的位置尽义务.孟子认为文化价値理念的仁义来自于人先天具有的人性.我们从儒学变迁史来看,儒学在孔子思想那里没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的体系,汉代儒学把宇宙神学论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魏晋玄学把道家的自然主义作为理论根据,宋明理学把宇宙本体论作为理论根据.儒学顺着时代的变迁,穿了...
气质和本然之性.朱子把这种本然之性和气质的结合形态称之为气质之性.如果没有这种气质,则本然之性不能具有依着处,而陷于一种任何区分不存在的混沌状态.在朱子哲学中,气质之性这槪念就是朱子哲学的关键槪念,朱子经常把气质之性表现‘道之骨子’,‘道体’的用语,朱子通过这些槪念说明具体万物中的共同之性,然后通过具体事物的公共之性而把握其宇宙本体.朱子说:“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个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
符合具体的物而成为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事物也处于各自最合当的位置,朱子就把这种物事解说是义.因此,仁就是共同性,义就是分殊.比喩说爱,爱就是首先爱其亲,次爱亲戚,然后爱乡里的人,爱宗族,然后进一步推到天下国家.这爱虽然是贯通家,乡,宗族,天下国家的理一,但是其具体的发用也不不能没有层次的差别性,如果没有普遍爱,则亲,家,乡里,宗族,天下国家的人不能相亲相爱,如果没有具体的差别爱,则爱就...
义礼智只是仁的发现,这种关系可以说体和用,理一和分殊的关系,体和用的关系幷不是朱子所说的那样分离的.但是朱子看来,这种关系只能说明体用一源的关系,但是不能说明是体中有用,用中有体,理一中有分殊,分殊中有理一,互相为体用的关系.朱子认为不仅是仁和义礼智的关系为体用的关系,而且义自体里也有体和用的关系,礼也具有体和用的关系,智也具有体和用的关系.朱子说:“爱之理,是偏言则一事,心之德是专言则包四者.故...
“以理杀人”新解(一)          2007/12/18
“以理杀人”的呐喊在思想界的上空已经飘荡了二百余年,至今仍评价不一,众说纷云。思想的历史绝非一条晶莹剔透的河流,按照某种单纯的逻辑线条前进,任何逻辑框架都有其阐释的边界。无论是明清启蒙思想的研究范式,还是“尊德性——道问学”的研究范式,都无法廓清“以理杀人”所蕴涵的理论价值,或者陷入现代性叙事结构而不能自拔,或者沉溺于单向度的历史描述而不自知。戴震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思想,还有活生生的现实;他...
“以理杀人”新解(二)          2007/12/18
广义上讲,“欲”指人所有的欲望,即包括了基于“血气之自然”的耳目口鼻之欲,也包括了基于“心知”的理义之欲;狭义地讲,就是基于“血气之自然”的耳目口鼻之欲,也就是人的自然生理欲望。他认为,“欲”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没有“欲”,人类的生存活动也无从展开。在戴震看来,程朱理学所说的“人欲”或“欲”就是指人的欲望,因此他把程朱理学所说的“去人欲”看作是道家无欲之说的翻版。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程朱理学的理欲观...
自《尚书•说命中》提出“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知行思想后,知行关系问题成为历代中国儒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在王阳明之前的传统儒家知行观中,笼统意义上知概念是人的心知的统称,精确意义上主要是指道德知觉,笼统意义上行概念是人的行为的统称,精确意义上主要指道德实践,知与行的关系是分离为二的。其最具影响力的是朱熹的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互发的知行观。王阳明明确反对前儒将知与行截然分离,首倡知...
知的思想从心中喷涌而出,先前的所有哲思,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知格物和知行合一等,都得到了重新审视、整理、提升和总结。此时,知行合一因为良知的发明,其意义得到了最后的阐述与说明。                 二知行本体的厘清贞定  王阳明在龙场时期只是笼统提出知行本体,其“知的本体”的意义与“行的本体”的意义都不明确。“知的本体”常常混同于经验、意念,也隐隐约约指向良知概念,而“行的本体”论...
知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之理。”(《明儒学案》上卷八,第179页)不过,刘宗周、黄宗羲师生二人将“致”字理解为“行”字,只是一种概念的分析,并没有说明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致良知到底如何实现知行合一?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王阳明对良知本体意义的发明出发。  在孟子的良知良能和张载的天德良知中,良知总是在知觉的意义上被认识,至于良知在吾人道德实践中居于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却很少被讨论。王...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社会变革,虽然历次变革的具体情形各不相同,有时间长短、规模大小、层次深浅、有序与无序状况等等差异,但几乎都要面对同一个问题,即如何立足于现实以展开历史的反思,如何掌握历史传统与时代现实的关系。从先秦诸子围绕法先王与法自然、尊古与重今等等问题的思想分歧,到两汉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玄学的名教自然之辩,以及一次又一次的“托古改制”,都可以看作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时代的反映。从...
与柔也。乾健坤顺,刚柔之大用也。(《欧阳文忠公集》卷42《送王陶序》)  吉凶得失是判断,动静进退是决策。而判断和决策的依据,简言之就是一刚一柔。这种思想,欧阳修在《老子》书中得到印证,他因此对《老子》表示某种程度的欣赏,如说:“前后之相随,长短之相形,推而广之,万物之理皆然也。”(同上书卷129《笔说》)在欧阳修看来,《老子》所说的前后相随等等,正如《易》道一刚一柔相同,都揭示了相反相成的道理,...
仁义礼乐应用于现实就是可能而且合理的,能发挥有益于社会民生作用,是即“达用”。根据这套学说,复兴儒学的宗旨就不是简单的制度复古,而是通过明体与达用的双向互动,将古与今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本质是推进时代现实的人文建设。  在庆历一代学者中,最具建设意识的代表也许当首推李觏。他主要通过两部经典来阐发自已的思想,即《周易》和《周礼》,思想核心则是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李觏的《易》学著作,主要有《易...
朱熹是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乃至东亚思想史上发生了极大影响的哲学家。其思想体大思精,古今罕有其匹。元明而后,治朱子学者代不乏人,但范围之广泛,论述之深博,新见之丰多,当首推钱宾四先生之《朱子新学案》。《学案》对朱子思想作了全面考察,所论包括理气、心性、对理学先贤诸家的评论、朱陆异同,及朱子之经学、史学、文学、校勘辨伪、格物游艺、治学方法等,凡五十八篇,一百五十万言。先生作此巨著,有其方法论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