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西方哲学史 >>> 德国古典哲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德国古典哲学相关记录139条 . 查询时间(3.5 秒)
“图式”(schema)概念在康德哲学中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部分“先验原理论”中,康德通过对知性概念的分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但感性经验给予我们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我们从这些具体形态中得到了概念、范畴以及对逻辑的应用,但我们是如何完成这个过程的?感性经验本身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超越具体事物的内容,或者说,感性经验本身只是特殊的、个别的、具体的,不...
本文通过分析康德对时间的超验化与观念化阐释了康德对感性论的变革,这种变革使时间进入了形而上学,从而使感性论进入了存在论。对康德哲学本身来说,对感性论的这种变革不仅构成了他的“哥白尼式革命”的基础,而且使他在哲学上捍卫人的自由成为可能的;而对于哲学的继续展开来说,这一变革迫使了哲学重新审视人的感性存在与时间问题,其结果则是深化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消解。
认定康德的物自身不是一个事实的概念而是一个价值意味的概念,这是牟宗三在研究康德哲学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有代表性观点,在其整个思想中占据枢纽位置。
1、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讲述了一段cura女神的故事,借以引出此在生存之本意为Sorge(操劳)。此举看似无所傍依,其实亦有所本。在不长的一段思想史溯源文字中,海德格尔共提及了三处重要文本:一为赫尔德的《Sorge之子》;其次为新约;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引用来自塞涅卡。赫尔德一系的影响可能是最为直接的,赫尔德最先发现了cura女神的神话与德语Sorge一词的微妙联系,其后通过歌德的《浮士...
众所周知,“语言学转向”(the linguistic turn)这一术语主要是用来描述本世纪初以来的分析哲学运动,而海德格尔本人并没有明确表达出他的哲学的某种“语言学转向”,但若深入海氏的整个哲学思想,却不难发现一条“语言学转向”的线索。海氏在其哲学之路之始便开始关注语言问题,早在神学期间,语言和存在的关系就使海氏百思不解,他对语言的思考始终是在他毕生一以贯之的思想道路上进行的,在《存在与时...
海德格尔认为“美”源自审美状态,而审美状态并非是主体的某种精神状态,而是“存在”的本然状态。美是存在者自身的显现,“存在”即是美的本质,也是美的功用,美不是显现的结果,而是“显—现”这个动态过程。存在之显现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无法在流变的世界中领会与观照存在之本质,存在必然在生活的日常状态中被遗忘,只有打破了这种遗忘状态,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获得存在之澄明,这种获得存在之澄明状态过程,就是获得美的...
“心胸狭隘”的康德     康德       2008/1/18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科尼斯堡(K?nigsberg),他出生时,有“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里已经统治了11个年头。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
柏拉图:如果你不问我究竟那些想法究竟是我本人的还是我的老师的,这样愚蠢的问题的话,我会很愿意和您聊聊的。 福柯:您尽管放心,我本人也很讨厌这样的问法,因为每一个作者都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写作。在我们的时代,谁都必须在作品的末尾签上自己的大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说的全部是我们自己的话——我们从前人的语汇中选词说话,这些词语只有一小部分在我们这里取得新的意义,从别的文明中借词和创造新词的情况则更少...
1. THE POINT OF CONTACT BETWEEN HEGEL AND LACAN: THE DIALECTICAL DYNAMICS OF THE SUBJECT. *"(...) the letter killeth while the spirit giveth life" (Lacan, 1977a, p. 158) ** I think that in saying La...
今日的黑格尔研究(德文)     黑格尔       2008/1/16
Die Hegelforschung heute 1970 näherte sich die Revitalisierung der marxistischen Diskussion ihrem Höhepunkt. Für die Wirkung, die Hegel damals - vor allem bei uns in Deutschland - hatte, un...
重读尼采——意义与价值     尼采       2008/1/15
对于尼采这位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其从整体上予以重读。海德格尔等人写了题为《尼采》的巨著,发人深省。我们(至少)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来看尼采。从宏观上看,尼采终结了“形而上学”,同时又开启了一种形而上学。至少可以问:这两种形而上学分别是从什么意义上讲的?从微观上看:尼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背景是语言学,他用词精到、准确。这其中有问题可究。如:他曾用到“大地”(die Erde)这个...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自由论     马克思  黑格尔       2008/1/15
1.引言 人们习惯上一向将马克思哲学同德国唯心主义联系起来。列宁关于德国唯心主义是马克思社会理论——作为其哲学的来源——的三个组成部分的三大来源之一的论断,已被普遍接受。在本讲中,我将在德国唯心主义中探寻马克思哲学中自由观的各种源头,以表明德国唯心主义关注的种种自由问题能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剥削的概念。 2.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论 Christine Swanton (司旺敦,1992)...
莫把康德当休谟     康德  休谟       2008/1/8
韩水法君把他最近翻译的《实践理性批判》一书送给我。我首先查阅边码12页的一段文字。韩君的译文是:“有人为了补救客观的和由此而来的普遍的有效性的这种缺乏,就说:人们并没有看到给另外一种理性存在者赋予另外一种表象方式的根据”。[1]我知道韩君是依据德文原著翻译的,因此不会有错;假如他依据的是英译本来翻译,那就很可能出错了。现在流行的英译本是由著名的研究康德的专家贝克(Lewis W. Beck)翻...
本文的主题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现象与本体的区分,意在讨论这一区分对于形而上学的贡献。所谓“贡献”并非一定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批判性的。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澄清了许多问题,当然是对形而上学的贡献,更何况康德对于形而上学也有建设性的贡献。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现象与本体这一对概念与一系列概念密切相关。我们首先通过显象与物自体、现象与本体这两对概念的对比,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物自体(物)―...
肖草北京大学宗教学系 如何解释神之全知、全善和全能属性与此世存在的自然之恶和伦理之恶之间的矛盾,长久以来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课题,更是这个时代的热点之一。从柏拉图开始,早期欧陆神哲学家就普遍关注这一问题,并基于其哲学理论对此进行了阐述。康德在前人理论基础上,对“神正论”进行了概念界定,并且提出“可认信的神正论”。本文将重点介绍莱布尼茨和康德的“神正论”,并梳理康德之前的哲学家对“神正论”的独特阐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