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搜索结果: 226-240 共查到知识库 应用化学相关记录925条 . 查询时间(3.701 秒)
通过低温回流法制备了具有磁分离响应的活性碳(AC)与CoFe2O4的复合物AC/CoFe2O4(MAC)。采用批式吸附实验法对MAC吸附溶液中偶氮染料亚甲基蓝(MB)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及吸附平衡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对MAC吸附MB的影响。结果表明,MAC吸附MB的过程很快,20 min几乎达到平衡。MAC吸附MB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等温吸附过程服从Langmuir方程,MAC...
合成一种新型开-关(ON-OFF)型汞离子荧光传感分子triquinolin-8-yl benzene-1,3,5-tri-carboxylate(TQBTC)。 采用FT-IR、元素分析、1H NMR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对其荧光性质的研究中发现,TQBTC的乙腈-水溶液在253.0 nm波长辐射激发下于616.0 nm处发射强荧光,且对汞离子络合有较好的选择性。 TQBTC与Hg(Ⅱ...
通过在[Bmim]PF6离子液体-水双相体系中,以对苯二酚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脂为交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对苯二酚印迹聚合物微球(MIMs-IL),并通过FTIR等测试技术对MIMs-IL进行了表征。 对不同离子液体进行了选择,[Bmim]PF6介质中制备的MIMs-IL的识别性能最好。 与从氯仿介质中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微球(MIMs-Or)相比较,MIMs-I...
利用自制的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与氯化钐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反应,得到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钐(Ⅲ)化合物。 利用UV-Vis、IR、1H NMR 及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配位反应条件、配体及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反应条件简单,易于操作,产率为62.4%。
利用三组分氮杂Wittig反应,以三氢环戊二烯并噻吩基磷亚胺、异氰酸苯酯和酚,合成了1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芳氧基-3-苯基-3,5,6,7-四氢-4H-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衍生物,产率63%~78%。 通过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抑菌试验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对真菌(桔青霉菌)的抑制活性优于对细菌的抑制活性。
KF水溶液浸渍MgO或ZnO载体为改性载体制备了负载铜催化剂,以卤苯与丙烯酸正丁酯的反应为模型,考察了对Heck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对碘苯与丙烯酸正丁酯的Heck反应的催化性能,未改性催化剂基本没有活性,而改性后,10%Cu/5%KF/ZnO、20%Cu/10%KF/ZnO催化剂的催化转化率为100%和反式异构体的选择性为98%以上。 改性催化剂10%Cu/5%KF/ZnO对于对硝基溴苯...
以L-组氨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CaCO3生长调节剂,用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对生成的CaCO3晶体进行了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生成的CaCO3晶体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和溶剂的组成对CaCO3晶型和形状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CaCO3晶型没有影响,但影响晶体的形状,温度和溶剂的组成对CaCO3晶型和晶体形状有很大的影响。
总结了苯并噻吩类稠环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其合成方法及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归纳,介绍了它们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室温超声辐射下,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催化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作脱水剂,不需保护异阿魏酸分子中的羟基,异阿魏酸和对氯苯酚的一步反应直接合成了异阿魏酸对氯苯酚酯。 在n(异阿魏酸)∶n(对氯苯酚)∶n(DCC)∶n(DMAP)=1∶1.2∶1.2∶0.1混合时,室温超声反应2.5 h,得产率76.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和IR测试技术得到确证。 缩短了反应时...
以手性试剂D-樟脑磺酸(D-CSA)和L-樟脑磺酸(L-CSA)为掺杂剂和构象诱导剂,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螺旋形聚苯胺纳米纤维。 通过FESEM、TEM、FTIR和UV-Vis吸收光谱等测试技术对螺旋形聚苯胺纳米纤维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所得聚苯胺纤维具有螺旋形构象,形貌均一,平均直径约为50 nm,长度为300~600 nm,具有较高的长径比(6∶1~12∶1)。 在水溶液中,聚苯胺纳米纤...
微波辐射下,以芳香醛和芳香酮为起始原料首先合成2,4,6-三芳基吡喃盐,再在NaOH水溶液中与盐酸羟胺发生开环、缩环和脱苯甲酰基反应,一步生成3,5-二芳基异噁唑衍生物。 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2,4,6-三芳基吡喃盐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3,5-二芳基异噁唑衍生物的最佳微波辐射功率为600 W,辐射时间为8 min,最大收率为83%。 该法不仅避免了使用高氯酸造成的环境污...
采用离子交换法实现了谷氨酸(Glu)插层到ZnAl层状双氢氧化物(ZnAl-LDH)中而形成Glu/ZnAl-LDH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热失重-差热(TG-DTA)分析等测试技术,研究了交换时间对Glu/ZnAl-LDH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 发现当交换时间为1 d时,Glu/ZnAl-LDH纳米复合材料粒子的结晶...
综述了几类在氧化剂存在下的羰基α位、芳环、烯烃双键、烷基苯苄位及烷烃上的氧化溴化反应。 氧化溴化体系主要有Br-/H2O2和Br-/BrO-3体系。 总结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以低品位氧化锌矿为原料,通过酸浸、净化除杂得到纯净的硫酸锌溶液.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粉体.考察了碳酸氢铵和硫酸锌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前驱体碱式碳酸锌的热分解温度及时间对纳米氧化锌粒径大小及锌沉淀率或产品纯度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产品的粒径及晶型结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六方晶系氧化锌,形貌为球状,平均粒径为40 nm,ZnO...
为寻找新型的抗结核化合物,合成了核苷类化合物5-[β-(2-羟苯基)丙炔酰胺基]-5-去氧腺苷。 以邻碘苯酚为原料,经过Sonogashira、缩合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该新化合物,并优化了合成反应的条件。 其结构经过红外、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测试技术确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