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记录182条 . 查询时间(3.43 秒)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实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矿产资源开采日益增多,由此所带来的矿山复垦压力将越来越大。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应足够重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矿山复垦问题。本文在简要概述我国矿山复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山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矿山复垦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北京市远郊区村庄新农村规划后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跟踪了解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以来村庄的规划编制和项目申请落实情况,并通过调查对新农村规划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这些问题,又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各问题的对策建议,希望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采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改善农村风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少走弯路。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已全面铺开,然而筹资困难始终是这一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限制要素。鉴于国内外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教训,我国政府不可能包揽农村医疗保障的全部筹资。因此,当前新农合筹资来源仍然要坚持多方负担的基本原则。研究认为,我国政府在新农合制度中承担了主要筹资角色,即一方面“拉”农民参加新农合;而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宏观农村经济政策走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又“推”动了农民提高筹资能力。今后主要是...
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实践中,必须选择适合沿海地区实际情况的城镇化和非农化发展道路,实现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第一要提高非农化质量,促进农户彻底分化;第二要实现城镇化与非农化的基本同步进行;第三,城镇化要适度集中,要有政府的宏观规划和引导。
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概括了采矿对矿区环境的破坏作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
以具有陇中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类型典型特征的高泉流域为示范区, 通过“七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区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的实施, 提出并成功地组建了分区系统治理模式, 形成了由荒芜沟坡区— 集雨造林种草技术、农田区—集雨补灌农田高效用水技术、村庄道路区—集雨增效发展农村经济技术等组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
从1978年至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在这风风雨雨的30年时间里,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者在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农业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高产阶段(1978~1984年)、优质阶段(1985~1991年)、高效阶段(1992~2001年)和安全阶段(2002年~),并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农业特征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全文对促进新...
从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农业经济4个方面选取了25个指标,构建了江苏省射阳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对射阳县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建筑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分析了 “短命”建筑、“低品位”建筑、非节能建筑对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城市建筑问题的对策。
探讨了旅游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建设旅游伦理的现实意义。旅游伦理是人类跨入21世纪发展旅游业对人类如何完善自身、创建新型文明思考的产物,与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重视人类自我完善相适应,旅游伦理将对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
在全面分析四川省粮食生产发展态势的基础上, 设计了四川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四川省1990 ~2006 年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四川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稳步提高, 但存在粮食产量变动频繁、耕地保有量持续减少等诸多隐患。然后, 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了2006 年四川省21 个市( 州) 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显示: 四川...
在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Delphi和AHP法,建立了黔东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分析成渝乡村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成渝中国最大乡村旅游基地的构思,指出加强成渝区域合作,推进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品牌、增强竞争力和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
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类型、特征、本质及构建的技术方法作了探讨,并对其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及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一个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这一地区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是确保整个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经济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提出了使三峡库区走上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