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相关记录374046条 . 查询时间(5.27 秒)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这些工作部署突出体现了农民收入增长在经济工作全局和“三农”工作中的重要性。
2024年3月30日,“乡村职业经理人论坛2024”(简称:乡村CEO论坛2024)在浙江杭州举办,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腾讯公司主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围绕“乡村经营与农民现代化”进行分享。他表示,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发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乡村经营取得成功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学院由原思想政治教育部发展而来,成立于2022年,是在党委领导的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二级教学机构。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实施该战略的具体方案。五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指导我国农村工作的核心思想,为农村基层社会的发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再次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中国的城乡差距形成有着自身的特殊原因,缩小城乡差距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今天的乡村和过去的乡村已经完全不一样,乡村建设的核心是要坚持城乡融合的机制,让留在乡村的人口的生计和福利得到改善,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共同组织编撰的年度系列研究报告,自1993年以来每年出版一本,本年度为第32本。本书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总报告,重点从粮食生产、农产品贸易、市场运行、涉农产业发展、农村居民就业和收入等方面分析2023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状况,并对2024年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对主要指标作出预测,进而结合当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重点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二是...
俄罗斯是大国。大,首先体现在领土面积大,1709.8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横跨欧亚大陆;大又体现在耕地面积大,121.78万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位居世界前列;大还体现在农业实力大,基于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支持,俄现已成为全球农业大国,在国际市场尤其是粮食市场获得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现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城乡中国的格局状态,比如64%的城市化率,这个城市化率表示实际上整个中国的空间已经形成城市和乡村两个空间,一个是乡村空间,一个是城市空间。形成乡村空间和城市空间以后,现在到底继续单向的走城市化的路,还是像有一些所谓的把要素都回到乡村,是这么两个极端的路。现在可能要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就是思考下一步的中国城乡发展,也是乡村发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现在的现实是城乡的巨...
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随着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并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全球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一方面,前瞻识别对未来有重要影响的优先领域;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不同类型基础研究的分类支持、分类管理体系,在鼓励自由探索基础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和强调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关的基础研究。如何根据顶层设计战略需求导向基础研究活动的定位与布局,如何支持和管理战略需求导向基础研究...
报告从粮食供应角度,分析了后疫情时代粮食安全发展的现状,并指出了新时期粮食安全存在的新问题,通过借鉴主要国家粮食安全相关战略举措,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和策略建议。本文认为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是有保障的,但要高度重视全球粮食市场波动的潜在风险和挑战。基于全球疫情大流行的发展态势和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存问题,建议从监测预警、稳产保供、提质增效、加强国际政策协调、畅通全球供应渠道5方面综合施策。
随着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功能性农产品逐渐受到重视,全球功能农业加速扩张。功能农业通过在天然富含有益成分的土壤、生境中生长或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及其他生物技术培育,实现农副产品中一种或多种有益健康成分的标准化优化。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在功能农业发展上取得显著进展,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在建立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功能农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 中国功能农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政府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那么,乡村产业应该如何高质量发展?要全面理解乡村振兴的内涵至少要从四个层面去理解和观察。
在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不同的原有农业生产关系延伸出不同的围绕数据的生产关系,导致不同的农政变迁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土地私有制和数字农业公司主导产生基于私有制的数据生产关系,推动土地集中,增加大农场的竞争力,并强化资本对农业生产者的控制和剥削。在中国,生产端的农地集体所有制结合目前的政府主导为基于公有制的数据生产关系提供了可能,其中蕴含着迥异的农政变迁结果;销售端的电商平台...
中西交通以来,正如中国有无哲学,中国有无知识论亦成为一大问题,其中的症结在于如何理解“知识”概念。若我们暂时悬置目前流行的“反向格义”的诸做法,秉持一种“以名表实而成知识”的“正向格义”思路,或许会打开一个新的视野。在名学即中国知识论的理解架构中,对儒家之“名”三重内涵的深入考察直接关涉儒家知识论的诸多议题。首先,名分义涉及儒家知识的来源,名分作为超越的原则包含了一切儒家的真知识和真观念;其次,名...
一种适用于广博的陌生人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平等有效且不受空间或情感距离影响的稳定持久的利他主义,即能够体现道德原则普遍性特质的利他主义,不能奠立在缺乏坚定性、稳定性和可靠度的情感主义的基础之上,也不能表现为行为主体纯粹单方面的无私付出——所谓极端理解的利他主义。在宏大的匿名环境里,善意、仁爱、团结的利他主义倾向往往并不呈现在作为个体的行为主体直接的行为动机上,而是渗透在作为社会框架性条件的有控制系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