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农村经济学 >>> 农村经济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农村经济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42条 . 查询时间(3.719 秒)
作者在《光讲经济学是不够的 ——谈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原则》一文中对经济学家在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上的作用提出质疑。我不想和他讨论这个问题,只想说,我们对农村金融问题的理解不能这么绝对,因为要发展农村金融企图完全排除高利率是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农民金融发展的需要的。
本文从农地供求关系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历史:(1)农地“兼并”与“反兼并”的历史:“公权”与“私权”的循环博弈;(2)农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从“公权”与“私权”的循环博弈到“两权”分离的过渡;(3)农地经营权流转: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离的过渡。笔者认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门未来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进一步创新农地经营权的流转制度;二是努力推动农地承包权的自由流转;三是严格...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专门从事农业经济与科技政策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有在职职工90人,高级研究人员50人,中级研究人员28人。博士35人,硕士15,现任所长秦富。
2010年5月29日,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RCC)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村域转型与农村现代化理论研讨暨RCC系列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此次出版的一套五本系列图书,对我国村域经济发展给予多角度阐述。RCC以“村域转型与农村现代化”为主题,围绕“记忆乡村、解读乡村、服务乡村”三条主线展开研究,取得重要发现。
2010年5月18日,农村发展研究所双周学术交流午餐会(S2010-04)在所会议室举行。本所农村组织与制度研究室李人庆研究员做了主题为“城乡空间制度格局与城乡关系转型----人口、土地与财政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讲座。参会人员就其报告和研究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农村经纪人的主要工作是为促成他人交易而对涉农商品及项目进行中介服务,他们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经纪人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业务培训、行业组织、政策扶持、品牌培育、监督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
国家农贷是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扶持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整个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笔者所见,迄今学术界尚未对此做过专门、系统的研究,爱此,拟以建国初期中南区豫、鄂、湘、赣、粤五省为中心,对此问题做一细致的实证分析。
近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成都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研讨会”在成都举行。近百名关心土地制度改革的专家学者和各地的改革实践者齐聚一堂,围绕成都农村土地确权实践的思考、农村土地流转的约束因素与政策应对、农地改革的八项原则、农地转让的物权问题、农地产权交易的“意识性障碍”、人口城市化与农业经营规模等内容展开研讨。
2010年4月6日,农村发展研究所双周学术交流午餐会(S2010-02)在所会议室举行。本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王小映研究员就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路径和措施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做了报告。参会人员就其报告和研究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晓山所长主持了本期学术报告会。本所研究人员、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等近60人参加了午餐会。
2010年4月1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传达院直属机关党的工作会议精神,部署研究所2010年党的工作任务。大会由党委书记任爱荣同志主持。
本文在研究国内农村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及《河南统计年鉴2008》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层次聚类法,准确、全面、有效的实现了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的评价。该评价对于全面掌握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基本情况,研究制订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更好地推进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明确阐述北京农村信贷宏观制度的模式和发展阶段,作者运用宏观方法对服务于北京农村的主要信贷机构的发展历程、主要信贷业务方向及其规模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北京农村信贷的宏观制度已经实现了由合作信贷与商业信贷并存转化为商业信贷制度的结论。根据理性小农命题和道义小农命题、信贷制度与经济主体行为的相互影响等理论以及现实经济现象,作者做出了农村信贷制度三阶段动态发展的示意图。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北京农村...
北京作为首都,其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本文重点对目前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新形势下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分析。
基于徐州市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状况,对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对以信息化促进徐州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陕北国家能源矿区新农村建设实例的调查与解剖,试图探索一条工农和谐、矿区和农区和谐、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的新路子。总结和完善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龙头、科技作依托、农民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战略联盟建设模式,值得该类型借鉴和推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