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化学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物理学 碳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0.374 秒)
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是构建高速、低功耗碳基电子、光电子器件的前提和关键。碳纳米管由于其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结构可调的带隙和纳米级的尺寸,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制备高性能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然而前期的研究表明,不同碳纳米管即使微小的结构差异(比如相同直径,不同手性角)也会导致其巨大的光、电性质差异(Nat. Commun., 2023, 14, 1672; Adv. Funct. Mater. 2...
近日,我所有机硼化学与绿色氧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2T6组)戴文副研究员团队在钴基氮掺杂介孔碳催化氧化醇C-C断裂制备酯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C-C键是构筑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单元,其选择性断裂在有机化学、生物降解和石油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由于C-C键的内在化学惰性和种类的多样性,使得高效、高选择性地实现C-C键的断裂仍面临挑战。生物质中含有丰富的醇类C-C键,比如木质素结构单元中含有大量的C(O...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与能源小分子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6组)邓德会研究员团队在无金属氮掺杂碳电催化还原CO2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通过可控合成含有不同氮物种及掺杂量的氮掺杂碳材料,揭示了石墨氮调控的近邻碳是电催化还原CO2制CO的活性位点。该工作为深入认识电催化还原CO2的机制,以及理性设计催化剂提供了借鉴。利用可再生能源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降低碳排放和缓解化石资源短...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于2004年原创发现的一种全新催化剂——Co-Co2C(钴-碳化钴)基催化剂,历时15年持续研发试验,近期已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气一步制高碳醇万吨级工业试验,并于26日傍晚在北京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这一重要催化剂研发已列入中科院“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A类战略先导专项重大科技任务“合成气制混合醇联产柴油万吨/年级工业示范”项目,其阶段性研究成果“合...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森苗团队一直致力于过渡金属催化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硼化反应研究(Org. Lett. 2017, 19, 3676; Chem. Sci. 2018, 9, 5855; J. Am. Chem. Soc. 2019, 141, 5334;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8187)。尤其在不对称碳氢键硼化方...
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具有缓解环境压力以及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石峰课题组致力于CO2催化活化和定向转化合成甲基胺及甲酰胺研究(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17, 5, 5758; Chem. Commun., 2014, 50, 189; Chem. Sci., 2014...
最近,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森苗团队设计了一类新型的手性硼基配体。他们以简单易得手性1,2-二胺和1,2-氨基醇为手性源,经过简单的反应实现了一系列手性双齿硼基配体的首次合成,并确定了其中一个配体的铱络合物的单晶结构(图1)。利用这些配体,研究人员首次实现了配位键导向的过渡金属铱催化的芳基碳氢键的高效高选择性不对称硼化反应(图2)。他们以潜手性的二芳基甲基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夏纪宝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惰性键活化与C1分子 (CO和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研究,使用CO2为C1源,成功实现了一系列还原脱氧碳-碳成键反应 (Org. Lett. 2018, 20, 3282; Org. Lett. 2017, 19, 4259; Adv. Synth. Catal. 2018, 360, 2364)。最近,他们使用CO...
2018年11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磊团队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合作开发的“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移动床(DTMPX)技术”科技成果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该团队开发了催化剂择形改性技术和分子筛型移动床催化剂成型制备技术,与延长石油合作建设了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院士李灿、博士李泽龙、博士生曲圆直等人在CO2催化加氢制备芳烃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串联式催化剂体系直接将CO2高选择性地转化为芳烃。近日,该研究成果在《焦耳》(Joule)上发表。李灿团队长期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光电催化、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和CO2转化工作。利用清洁能源制氢将CO2转化为燃料及化学品,是实现CO2减排和碳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特区研究组孙剑和葛庆杰研究团队在CO2催化加氢合成异构烷烃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研究论文形式在美国化学会出版的ACS Catalysis上发表。以CO2为碳源,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产生的H2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烃类化合物,不仅可实现CO2减排,还可解决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及可再生能源的存储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精准调控C-O键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以及研究员朱文良、副研究员倪友明研究团队在二氧化碳加氢制取芳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进展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过去两个世纪,大规模利用化石资源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然而同时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不断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太阳能、风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18T6)研究员周雍进与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教授Jens Nielsen、Eduard Kerkhoven联合发表综述文章,探讨了生物化工路线制备生物能源碳氢化合物的最新进展、机遇与挑战。该综述发表在能源期刊《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包信和与汪国雄团队在二氧化碳高效电催化还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能源和环境科学》(Energy Environ. Sci.)上。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CO2RR)可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和可再生清洁电能的有效存储,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碳资源循环利用网络。近年来,该研究团队从催化基础角度开展了有特色和深入系统的CO2电催化还原...
近日,大连化物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团队孙剑和葛庆杰等设计了一种多助剂共存的铁基催化剂,实现了CO2加氢高选择性制取线性a-烯烃。论文发表在《通讯—化学》上。研究团队首先解决了CO2加氢直接转化制燃料汽油的技术难关。又首次提出了CO2加氢直接转化为高值化学品线性a-烯烃的新路线。线性a-烯烃是一种非常重要且附加值极高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高级润滑油、聚烯烃等生产领域。但该产品的生产长期依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