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法学 >>> 法律法规 >>> 海关法律法规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法律法规相关记录68827条 . 查询时间(0.409 秒)
2019年3月21日,B公司向A公司借出款项3800万元。其后,双方签订《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质押(背书)协议》,约定A公司以其合法取得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出质B公司仅做短期拆借质押增信之用,且载明了质押票据号码、票面金额、票据数量、出票人、收款人等相关信息。同日,A公司以一般转让背书方式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交付B公司。案涉汇票到期后,经B公司提示付款,承兑人未兑付汇票款。B公司遂提起诉讼,要求承兑人、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近十多年来,全国范围内信用建设逐步广泛、深入开展,地方信用立法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自2006年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规章《湖南省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出台以来,至今已有广东、陕西、湖北、上海、河北、浙江、河南、天津等8个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有关信用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最早的是2007年的《广东省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条例》。这些地...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旨在将发布违法犯罪信息的网络违法犯罪预备行为明确作为独立罪名予以处罚。将“违法犯罪活动”限定为犯罪行为或者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类型,违反了刑法第三条前段的规定;应将“违法犯罪”限定为与明文列举的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行为的法益侵害性相当、与犯罪有关的、具有侵害重大法益危险性的活动。受雇利用“伪基站”设备发送所谓的诈骗短信,通常并不具有导致被害人财产损失的具体、现...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定,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相互串通,满足特定情节或者后果要求的,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所规定的串通投标罪。本罪所规制的仅为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危害行为。实践中存在争议的是,行为人之间并不是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进行串通,而是串通拍卖或竞买的,是否可以适用本罪规定?在近年来的实践中,有的判决对竞拍国有资产、竞买挂牌出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行为以串通投标罪予以定罪处罚,这些做法是否妥当?很值得研究...
2021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就经营场所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小区“刷脸”进门等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规定。
2021年8月1日,由应急管理部制定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包括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在内的七种消防违规行为,最高将面临1万元的处罚。新规施行第一天,北京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针对辖区一高层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行为,开出了全市首张罚单。在一楼楼道及公共办公区域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的亚胜铂第公馆被罚款3000元,违规的非经营性个人被罚款1000元。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据已成为与土地、技术、劳动力、资本等并列的生产要素,数据安全也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量。2021年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数据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将进一步筑牢国家安全基石,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近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集中审理了一批涉及未成年人的指定监护案件。这些案件中的未成年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的父母都是被救助的流浪失智人员,不仅无法照顾子女,部分人员甚至不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了让这些未成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教育,救助站向普陀区法院申请指定监护。经审理,法院指定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作为这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这是民法典实施后上海市首批为流浪失智人员未成年子女指定监护的案件,也再...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5件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犯罪典型案例。这批典型案例聚焦当前疫情防控中的突出问题和难点,主要涉及“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两个罪名,当事人主要违反疫情管控措施,流调中隐瞒或者未如实陈述活动轨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
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意见》根据互联网平台就业形态,在传统的“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和“个人依托平台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的“劳动二分法”基础上,提出了“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适用于互联网平台用工形式,推动我国劳动法律框架向“劳动三分法”转型。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21年8月2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社会普遍关切的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等作出规制,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投诉和举报工作机制,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的诸多难点痛点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这部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专门法律,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全方位构筑起个人信息保护的“金钟罩”,彰显了党和国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决心。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21年8月2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规范金融商事担保活动不能单凭行业自觉,还须提升司法裁判规则与金融监管规则的协调性。 2021年2月8日晚,央行官网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前提下发展,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稳中有升。 近年来,随着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侵蚀金融稳定、影响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金融商事担保纠纷日渐增多,如一些金融机构违法违规举债担保、分支机构越权违规担保...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