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应用化学相关记录2282条 . 查询时间(0.324 秒)
有机磷神经毒剂是一类具有极大杀伤力的化学毒剂,这类有机磷酸盐通过破坏人体内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酯酶麻痹人的中枢神经,很小的剂量就可致人死亡,因此对有机磷神经毒剂进行快速简便地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荧光化学传感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响应时间短等优点,近些年来应用荧光传感方法对有机磷神经毒剂及其模拟物的检测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篇综述对荧光传感的原理做了简要介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开发的各种用...
无机倍频晶体是固体激光技术的关键材料,在国防科技、量子通信、激光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唯一商用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KBBF,由于其层状生长习性强烈,大尺寸晶体生长困难,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严苛的材料性能要求,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非常稀少,因此探索高效新型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该类材料如果要实现200 nm以下的相位匹配的激光倍频输出,则该材料单一的晶体结构...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何凤课题组在有机太阳电池的器件结构、聚合物光伏材料合成、界面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和Joule等材料和能源旗舰期刊上连续发表多篇论文,推动了有机太阳电池研究领域的发展。
2021年7月26日,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李涛教授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了一篇题为“Logic-Gated Proximity Aptasensing for Cell-Surface Real-Time Monitoring Apoptosis“的新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副研究员彭媛团队在纯相共价有机框架气体分离膜方面取得新进展,以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s)纳米片为分离膜构筑基元,诱发错排缩孔效应,成功将COFs的孔径缩小,实现小分子气体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
近日,贺泓院士团队(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李剑锋团队(厦门大学)在钒基催化剂应用于NH3-SCR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对TiO2载体进行高温预处理然后再负载钒,可以在低钒负载量催化剂上形成结晶态V2O5。
杨旭曙,副教授,科研项目:多氯联苯/多溴二苯醚的人类和小鼠孕烷X受体活性的差异性分子机理和预测新方法研究(8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277074),2012-2016,主持人人类和小鼠孕烷X受体(PXR)激动剂多溴二苯醚及其代谢物的活性差异性分子机理和构效关系研究(3万元),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KJB180006),2011-2013,主持人。
文先红,男,博士,副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科研上从事超分子组装,且在利用LC-MS或GC-MS, NMR等现代仪器分析手段解析复杂分子结构以及天然产物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发表sci论文10余篇。承担《无机及分析化学》、《应用化学》、《仪器分析》理论与实验教学。
曹锡康,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1988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先后任同济大学化学系党总支副书记、校团委书记等职务,1996年获同济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成红,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癌症由于其难以治愈、易转移复发、死亡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传统肿瘤治疗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将药物安全有效地递送至病灶部位,在提高药效的同时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一直是该领域研究人员致力于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我们长期关注生物医用材料应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研究及动态,通过结合材料科...
廖立琼,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医用材料;2017.07-至 今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
软化学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for Soft Chemistry and Functional Materials, Ministry of Education)于2007年7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0年11月通过教育部验收,2011年2月正式投入运行。南京理工大学是软化学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
唐红梅,宜宾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部副教授;承担科研项目共5项,其中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持校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宜宾市重点科技项目1项,参与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申请发明专利4项。
张开仕,宜宾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部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化学;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获得宜宾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获宜宾学院2003——2009年优秀科研工作者,获得宜宾市优秀党员1次。
柔韧、可穿戴表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穿戴在皮肤上,并通过人体汗液直接发电,它被认为是解决可穿戴电子产品从身体上收集能量的最具吸引力和前景的下一代能源。先前报道的表皮生物燃料电池仅集中于利用人类汗液中内源性物质(即人体可产生的葡萄糖或乳酸)作为发电的生物燃料。考虑到人体中物质多样性,一些外源性物质(人体无法产生的物质)也会在某些情况下跟随着汗液流出。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忽视了这些外源性物质在表皮生物能源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