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结构 >>> 木结构 砖结构 金属结构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喷锚结构 复合结构 特种结构 土木建筑结构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土木建筑结构相关记录239条 . 查询时间(1.438 秒)
2019年10月17日,为期三天的“2019湖南(长沙)装配式建筑与工程技术博览会(简称筑博会)”在湖南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展会吸引了51个国家和地区、30个省市自治区代表团近20万人参观参会。
由中国钢结构协会主办的2019“津西杯”全国高校学生钢结构创新竞赛决赛,于10月2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由舒赣平老师担任技术顾问,陆金钰、孙泽阳、孙建、胡碧琳老师指导的两支参赛队双双进入决赛,并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019年10月18日,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19第十一届中国木结构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苏省靖江市召开。来自国内科研、高校、协会和木结构产业链企业的400余名代表参会。
2019年9月16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中国冶金报社、三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宝集团)共同主办的2019(第二届)高质量发展·钢铁强国之路高峰论坛在福建漳州举行。与会嘉宾和代表围绕“新时代、新动能、新钢铁”主题,就宏观经济形势、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产业政策、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为论坛发来了视频讲话;钢协副会长、工信部原...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顾问,湖南大学新型结构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钢结构中心主任,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周绪红收到日本工程院阿部博之院长的通知,祝贺他当选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绪红教授长期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钢结构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等新型结构的体系研发、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周绪红院士率领研究团队创建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新体系...
近日,土建与水利学院毛德强教授研究成果“An application of hydraulic tomography to a deep coal mine: combining traditional pumping tests with water inrush incidents”在国际水资源领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上发表。文章第一作者为毛德强教授,第一作者单...
国际大坝委员会第87届执行会议于2019年6月14日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马洪琪荣获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迈克尔·罗杰斯高度赞扬了马洪琪院士对中国和世界大坝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高度评价了他在高坝工程安全建设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在促进青年工程师成长和坝工知识传承等方面做出的令人敬佩的成绩。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指南 》旨在对团体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规程》T/CCIAT 001-2017深入解读,加强其指导作用。该指南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切实符合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需要。
日前,由青岛农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同济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大学、临沂蓝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北苑混凝土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合作共同完成的“废弃混凝土全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成果在济南通过鉴定。鉴定会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持召开,中国工程院肖绪文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9年3月1日上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澳门大学李宗津教授应民航学院邀请,在明故宫校区18号楼做了题为“Advanced cement-based materials through nanotechnology”的学术报告。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与航空学院等师生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我校兼职教授、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姜锡权教授专程前来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我校4门课程入选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入选课程分别是:土木工程学院张望喜副教授负责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智勇教授负责的《从自然世界到智能时代》;生物学院谭志凯副教授负责的《生物材料伴我行》;建筑学院陈飞虎教授负责的《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
2019年1月12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南置地数字建筑研究中心徐卫国教授团队运用自主研发的机器臂3D打印混凝土技术,在上海宝山智慧湾建成目前规模最大的混凝土3D打印步行桥。该步行桥全长26.3米,宽度3.6米,桥梁结构借取了中国古代赵州桥的结构方式,采用单拱结构承受荷载,拱脚间距14.4米。在该桥梁进入实际打印施工之前,进行了1:4缩尺实材桥梁破坏试验,其强度可满足站满行人的荷载要求。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徐世烺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高韧性纤维混凝土材料,具有高韧、控裂、耐久的特性,拉伸变形能力可高达普通混凝土的800倍。这项成果于8日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脆性大、易开裂是普通混凝土的天然属性。”徐世烺说,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用量更是高居世界前列,混凝土裂缝会降低大型工程寿命,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2019年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颁奖。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郑皆连院士领衔的“超500米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陈宗平教授参与的“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梁军林教授参与的“重载水泥混凝土铺面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3个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9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华南理工大学2项成果获得表彰。土木与交通学院吴波研究员团队完成的成果“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提出了大尺度再生块体与小尺度再生骨料双轨循环利用思想,以及再生块体混凝土的强化策略,大大拓展了低强度废旧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比常...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