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元素化学 配位化学 同位素化学 无机固体化学 无机合成化学 无机分离化学 物理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无机化学相关记录28条 . 查询时间(2.625 秒)
汞(Hg)是全球性污染物,可通过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输,并沉积到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在水生生态系统中,部分汞可转化为甲基汞(MeHg),并在食物链进行富集放大106-107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潜在危害。在天然水体中,游离的Hg2+及其不稳定的络合物是具有生物可利用性且易受甲基化影响的汞物种。因此,探讨游离态Hg2+的来源、转化和分布颇为重要。然而,由于水体汞浓度较低(通常在ng...
随着人类对南极洲、月球和火星等极端环境探索的深入,不断出现的极端环境条件,包括强紫外线(UV)环境、原子氧(AO)和高低温交替环境等,已经成为今后探索的主要障碍。在这些极端环境下,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会发生变化,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重要设备和装置的损坏。在传统材料当中,金属和陶瓷本身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和对极端环境的耐受性,但金属材料面临密度过高、重量过大的问题,而陶瓷材料则面临脆性和难以加工等问题。另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焦峰副研究员、潘秀莲研究员、包信和院士团队揭示合成气直接转化领域长期存在的“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难以兼顾”瓶颈的科学根源,创新催化剂,“解开”主反应与副反应的“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低碳烯烃选择性和一氧化碳单程转化率同时超过80%,低碳烯烃单程收率达48%,远超目前国际最高水平27%。 化学工业中,85%以上的过程都依赖于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课题组在肠道微生物发酵人工合成碳纳米材料生成内源有机代谢产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new capacity of gut microbiota: fermentation of engineered inorganic carbon nanomaterials into endogenous organic metabolites为题,发表在《美...
煤等碳基资源经合成气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煤、天然气和生物质等非石油基资源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重要枢纽,对缓解石油资源紧缺以及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902课题组针对合成气转化的研究现状,重点开展了合成气直接制异丁醇、乙醇、芳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DNL12)刘中民院士团队提出了二氧化碳(CO2)与烷烃耦合制备芳烃大宗化学品的新途径。团队发现使用酸性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可催化CO2与轻质烷烃发生耦合反应,同时促进芳烃的生成,产物中芳烃选择性高达80%,进一步研究证实部分CO2的碳原子直接进入了芳烃产物。
月球研究是重要的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院核物理研究所月球样品核分析研究团队在多项月壤研究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开展了月壤和月球陨石中高准度元素含量以及同位素相关研究,并利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开展了月壤和月球陨石重要成分矿物分析和定量研究,为珍贵月球样品的多尺度分析提供了核分析技术支撑。
近日,西湖大学理学院邓力团队在《JACS-Au》发表了题为“One-step Asymmetric Construction of 1,4-Stereocenters via Tandem Mannich-Isomerization Reactions Mediated by a Dual-functional Betaine Catalyst”的研究论文。他们首次将手性季铵内盐发展成为双重功能手...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组)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高文波副研究员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设计了一种亚氨基锂(Li2NH)介导的电驱动化学链合成氨(ECLAS)新过程,为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绿色合成氨”过程提供了研究思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DNL1905组)孙剑研究员、葛庆杰研究员和位健副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CO2)加氢合成烯烃研究中取得系列新进展。团队分别通过构建Co–Fe合金碳化物催化剂体系和NaFeZr–MOR分子筛催化剂体系,实现了CO2催化加氢过程中低碳烯烃产物的高效合成,并揭示了该过程中催化剂活性位的动态演变历程和动态限域效应。
砷化物作为传统药方成分在东西方古文明中应用历史悠久,其中砒霜(As2O3,ATO)、雄黄(As4S4)与雌黄(As2S3)常作为抗生物质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有机胂具有更强的药效和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曾被应用于早期现代医学的疾病治疗中,如治疗梅毒的Salvarsan。然而,因众所周知的毒性,砷化物逐渐为现代医学所弃用。直至上世纪70年代,我国医学家发现ATO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具有独特疗...
近日,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举办2021年度生产力促进奖颁奖典礼暨中国好技术称号授予仪式。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刘玉兰,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申长江,监事长韩丽娟等出席,全国科技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200多名代表线上参会。青海盐湖所“电合成重铬酸钠闭路循环工艺关键技术及5万吨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好技术”称号。
在中学的化学课本上,我们都学到过,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生成氨气,那么多少压强、多少温度,以及用什么催化剂可以达到最好效果呢? 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王涛实验室在合成氨催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最新进展,近日,该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2022,?144, 23089)并入选supplementary cover文章...
近日,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硼化学与绿色氧化创新特区研究组原创技术——双氧水直接氧化法制环氧氯丙烷新工艺(DECH)为核心技术编制的丙丙法环氧氯丙烷工艺设计包,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评审会。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团队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团队,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杨金龙团队合作,在“反伽伐尼反应”和二氧化碳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Nano Letters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