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结构化学 量子化学 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 催化化学 热化学 光化学 电化学 磁化学 高能化学 计算化学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化学 铜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343 秒)
铜催化的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化学构建碳-碳键与碳-杂原子键的最重要和最古老反应之一。而铜催化反应的发展一度落后于在其之后发现的钯催化偶联反应。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铜催化反应机理复杂,阻碍了科学家对铜催化剂的理性思考和设计。一般认为,铜催化反应过程中一价铜与亲电底物氧化加成生成三价铜中间体是该催化循环的决速步。然而,由于高价态的金属络合物往往不稳定,很难被分离鉴定。因此,相关机理研究颇具挑战性且存在...
2023年8月3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组研究员吴小锋团队,在不饱和键的羰基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不对称铜催化的非活化烯烃/炔烃的氢胺化羰基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烷基酰胺类化合物。
2023年8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组(DNL0604组)吴小锋研究员团队在不饱和键的羰基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不对称铜催化的非活化烯烃/炔烃的氢胺化羰基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烷基酰胺类化合物。
2023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国雄研究员和包信和院士团队在电化学合成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原位衍生的高性能Cu纳米片催化剂,提出了Cu晶面串联催化促进电化学还原NO3-合成NH3的有效策略,并加深了对Cu催化剂上NO3-转化为NH3反应机制的理解。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组(DNL0604组)吴小锋研究员团队在烯烃的羰基化硼化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α-取代苯乙烯的催化官能团化反应,通过配体调控分别实现了β-硼基取代醛和硼基取代环丙烷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中科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何智涛课题组致力于不对称催化合成和生命小分子修饰等领域。2022年11月1日,该课题组在 Nature Synthesis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pper-catalysed convergent regio- and enantioselective alkynylallylic substitution”的研究论文 (https://www.nature.c...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厦门福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有关专家协助下,打通了从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的常压加氢催化技术难关,完成了在近常压和低于200 °C的条件下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的规模化试验,相关成果以“Ambient-pressure synthesis of ethylene glycol ...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CO2RR)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供了一种有潜力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对CO2RR研究的深入,通过催化转化二氧化碳制备能量密度高、应用前景广阔的多碳燃料(如乙烯、乙醇等)取得很大进展。然而,二氧化碳转化为多碳燃料需经历动力学缓慢的C-C耦联过程。因此,设计并发展能高效促进C-C电化学耦联催化剂对二氧化碳减排和变废为宝利用至关重要。
内蒙古大学该校王勤教授团队联合吉林大学移动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出一种超稳定的三维铂铜纳米线催化材料,该材料具有超细尺寸、自支撑的刚性结构并且表面富含大量铜空位缺陷。研究成果论文《通过调控金属缺陷和晶格应力提升贵金属合金电催化性能的研究》已于近日在国际化学领域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发表。
近日,我所精细化工研究室仿生催化合成创新特区研究组(02T4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铜催化的不对称三组分偶联策略,用于快速合成手性α-季碳氨基酸。光学纯的α-季碳氨基酸是一类重要的非天然氨基酸,其特点是与羧基和氨基相连的α-碳上的2个氢原子均被其他基团取代,不会发生异构化,具有结构稳定、刚性较强等特点,在合成具有特定生物学活性的非天然肽和蛋白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手性α-季碳氨基酸还是...
近十年来,储量丰富、生物兼容性好、环境友好的非贵金属氮掺杂碳材料 (M-N-C, M = Fe、Co、Ni、Cu等) 在能量存储转化和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被视为潜在的贵金属替代材料。目前普遍使用的高温热解策略不可避免地导致所制备的M-N-C材料中结构异质性,如原子分散的M-Nx物种和含金属纳米颗粒。这不仅降低了金属原子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对催化活性位点研究的难度。为了获得单一活性物相组成的M-N...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蒋昆副教授在铜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多碳产物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lexis T. Bell教授研究组合作,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能源领域期刊ACS Energy Letters上共同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over Cu”的...
近期,固体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采用掺杂氧诱导策略构筑的富含磷空位缺陷的磷化亚铜催化剂,在电催化固氮的性能与机理探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结果以全文形式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杂志上。增强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的关键是如何在催化剂表面合理设计与构筑针对特定催化反应的活性位点,其中通过缺陷工程改变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调节催化剂对反应物或反应中间体的吸附与活...
清华大学化学系赵亮副教授团队于2019年10月24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目为“Glaser偶联反应中分离的复合的Cu(I/II)簇合物”(A merged copper(I/II) cluster isolated from Glaser coupling)的研究论文,揭示了Cu/O2催化体系中的关键中间体结构。铜具有丰富的氧化还原性质,其常见氧...
化学化工学院龚磊课题组在可见光驱动手性铜催化非环亚胺的不对称α-胺基烷基化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结果“Photo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α-aminoalkylation of acyclic imine derivatives by a chiral copper catalyst”于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19, 10,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